编辑推荐:巨额融资、批量挖人、炒作攻击、恶性竞争,一场场围绕团购巨头生存之争的“肉搏战”正上演。
“前途美好,复制容易,目前团购网站已陷入全方位血刃战的状态。”早期团购导航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然而,价格战并未因利润到达极限而停止,反而开始“剑走偏锋”。
“某些网站推出的产品折扣力度之狠,绝对突破了商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北京某知名团购网站BD(业务发展)小吴说,竞争对手甚至将单张电影团购价从35元一度“跳水”,最低时甚至跌破18元。
有商家甚至不跟团购网站合作了。北京花园村某美容沙龙甚至尝试商家自己组织团购。该店主表示,团购网站之间非常规的竞争让商家十分头疼,比如,大众点评网就曾经要求商家不得同其他竞争对手合作。
“以前与团购网站合作,折扣被压得很低,商家没有办法,只能以次充好,还不如自己组织团购,把优惠真正让利给消费者。”上述店家表示。
令外界疑惑的是,美国Groupon能有30%~50%的毛利,为何中国的团购网站只有10%甚至更低的毛利?
F团CEO林宁表示,除了团购本身的魅力外,美国的国情也不可忽视。美国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生态链清晰,各方利益都能得到满足。与此同时,美国的消费观念成熟,商家诚信度高,推广的意识也很强烈。
中国则不太一样。林宁指出,一方面,中国的生活服务业本身很复杂,相当不规范,另一方面,中国的商业生态环境很恶劣,生态链不清晰,很多事情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只能先满足用户的利益,再满足商家的利益,最后才是团购网站的利益。
原文详情:《疯狂团购江湖乱斗 恶性竞争成“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