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理解教育部百所高校大调研:博士也要“宽进严出”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致富有道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理解教育部百所高校大调研:博士也要“宽进严出”
发布日期:2021-12-19 17:54:33  浏览次数:9

本报记者获悉,教育部相关司局会同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在内的国内众多高校对现行的博士生培养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全国百余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撰写了详细的报告,并为此召开了数场专题座谈会,形成了一份名为《改进和完善博士生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调研报告》(下文简称“调研报告”)。

截至2010年底,博士生招生规模达万人,博士生在校生万人,博士学位授予量已突破5万人。

调研报告认为,当前博士生培养机制并不能够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需求”。为此,给出改革建议,一方面加大对于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掌控,提高淘汰率;同时,也能够加大对于博士生的资助力度,使其能够有更多精力集中于学习和研究。

“严出”

1981年开始实施《学位条例》至今,最初的头十年(1981-1991年),招生规模基本保持在2000-3000人。后来随着高校扩招,博士生也越来越多。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博士生在校人数已逾26万人。

如果将中国高校的博士生培养比作开车进入一个隧道的话,现在是进入隧道的人越来越多,而从隧道出来的人也日渐增长,这与国际高等教育界普遍实行的“宽进严出”有很大的不同。

此前,南开大学曾经爆出100余名博士生因为论文质量等原因无法毕业的新闻,其实熟悉该校情况的教育界人士透露,即便提高了要求,但南开大学的博士生淘汰率不过在6%-10%之间,“与国际上同行的淘汰率相差还很远。”

调研报告显示,国外的博士培养中,淘汰率很高,“严出”特点很明确。比如美国大学博士淘汰比率理工科一般为30%-40%,社会科学为40%-50%,人文学科为50%-60%,很多博士生在课程学习、博士资格考试或学位论文阶段被淘汰。

“从国际经验看,淘汰机制的建立,其实是为了提高学校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为了更多学生能够积极学习,也可以促使导师花更大的精力在培养学生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外面拉课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史静寰教授如是说。

在国内高校,博士生对于自己导师经常用“老板”来形容。

有一位目前在中国顶尖高校计算机系就读的博士生在接受采访时抱怨,现在自己有一半的工作时间都用在实验室里“给老板打工上”。

“导师平常也不经常见面,都是自己选的。一个课题上次做到一半,才发现国外已有人做了,还得推倒重来。”该博士生说。

因此,在制定政策者看来,拟议中的加大博士生淘汰率的政策建议,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倒逼”高校的教师,投入更多精力用在自己博士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之上。

在调研报告中明确提出,随着中国博士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建议建立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加大博士生的淘汰率,对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博士生可以分流为硕士生。

提升资助水平

调研报告中,引人瞩目的政策建议还有:建议大幅度提高博士的资助水平。

“较高的资助水平是吸引优秀的研究人才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调研报告如是说。

“钱给得太少了,博士生好多都二十八九了,甚至有孩子,这点资助根本不够日常开销。”上述计算机在读博士称。

据他介绍,学校每月给1550元的补贴,再加上参与导师的项目的补助,总数不过2000多块。而在北京读书,需要很多日常的支出,再加上家在外地,每年两次的探亲,“都是坐火车来回,但还是嫌贵。”

据熟悉高校资助近年来发展历史的专家介绍,虽然教育部从2009年起就开始提高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但是总体来讲对博士生资助仍然偏低,且呈现“贫富不均”的情况。

相对而言,“985工程”高校相对较高,平均每月可达到1500元左右,而部分省属高校资助额度月均不超过1000元。

“理科的在实验室,碰上‘老板’好一点,还能有点课题经费;我们搞文科的,老师的项目经费也就几万块,哪来的钱给学生?”一位中部省属高校的历史系的博士生说。他现在每月的补助为800元,时常感到“钱不够花”。

教育部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高校博士生资助额,大约为本地硕士毕业生平均薪酬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等,“很多学校的资助连博士生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起不到对优秀学生的激励作用。”

以高等教育发展占榜首位置的美国来看,其博士生教育经费来源就比较多。

“除了政府财政拨款之外,还有政府或私人慈善基金会的钱,一些公司也会资助实验室,博士生还可以从助教、助研等兼职中获得一笔收入。”史静寰如是说。

依照美国现有的资助政策,如果是美国本国学生,其补助的生活费可高达每月3000美元,相当于美国一般公务员的待遇;如果是国际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也达1700美元左右。而一个国际学生租房、养车、吃饭的总费用,即使是在消费水平很高的旧金山,每月1000美元也足够了。此外,博士生还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实习报酬可高达每小时30美元。除此之外,博士生从导师科研项目中也可以获得比例不小的科研经费拨款。

“美国的博士生相对没有经济压力,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和研究。”教育部的调研报告称。

正是基于如上慷慨的资助制度,美国成为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对于全世界的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很高。以2006年为例,在当年美国授予的45596名哲学博士中,来自中国的有4774名,占到了%。

显然,中国的教育决策部门也看到了这一点。

调研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对博士生的资助水平,同时也鼓励“学校自筹经费提高对博士生的资助水平”。

同时,调研报告呼吁,改革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确立功能性拨款制度,充分发挥研究课题对博士生培养和资助的功能,“大幅度提高博士生基本津贴”。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