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领会千万件文物难回国 国宝流落在外竟是因为税太高了?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致富有道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领会千万件文物难回国 国宝流落在外竟是因为税太高了?
发布日期:2021-12-18 23:57:55  浏览次数:13

 

海外回流文物一直是艺术品交易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60%以上的拍品都是回流文物,近两年来,包括刘益谦、王中军、王健林等民营企业家、收藏家也都不惜血本纷纷去海外“夺宝”。尽管回流文物市场火热,但是目前中国仍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落在海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回流文物有家难回?又有什么办法能打破这些门槛?

高税收成回家拦路虎

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落在海外,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现状等客观原因没有正常的回流渠道。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昱东介绍,广义上回流文物主要包括三类:1949年以前,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流失海外的文物; 1949年以后通过合法途径出口国外的文物;中国进口的西方文物。

以前回流文物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拍卖,“1992年开始,通过拍卖,回流的文物超过10万多件,其中有30多件包括阎立本《孔子弟子像》在内的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树英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但在2011年艺术品关税查税事件以后,形势发生了改变,艺术品通过货运渠道入关,艺术品离岸价格到国内就需增加包括关税、进口增值税在内的30%左右的税收,“国内藏家不接受高成本,拍卖公司也覆盖不了税收成本,这也抑制了拍卖行业回流文物拍卖的积极性。2012年以后拍卖行业就很少做回流文物专场”。

我国现有艺术品高关税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外文物回流。对于中国内地艺术市场而言,关税已然是一道绕不开的槛。欧树英就表示,“文物回流的最大门槛便是税收,尽管保税区回流文物中心能够部分解决高税收问题,但离开保税区,或者申请保税区的特别手续,拿到室内做展览等方面还是非常复杂”。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