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1月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承认公司出现资金问题之后,他打造的乐视全生态业务就一直处在危机公关的风暴之中。持续不断的诸多负面消息,波及到乐视旗下几乎所有生态子公司,而绝大多数负面报道的核心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资金短缺。
之前贾跃亭的疯狂投资和补贴给乐视手机、体育、美国等业务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也给这些业务的后续发展埋下了苦果。地产大亨孙宏斌的入股给贾跃亭和乐视带来了168亿人民币的希望,但也给贾跃亭的乐视全生态梦想浇了一勺冷水。从入股的第一天起,孙宏斌就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地批评乐视部分生态疯狂烧钱的行为是“神经病”,建议贾跃亭安心做汽车业务,其它的“该卖的就卖掉”。
在诸多生态资金匮乏的无奈现实下,也在孙宏斌的持续公开施压下,之前醉心于生态梦的贾跃亭只能开始拿起手术刀,对旗下非上市部分的烧钱业务开始精简调整。就在上周,连续失去大量核心版权的乐视体育开始大规模裁员,精简规模据传达到了七成。而贾跃亭本人,也在周末宣布辞去乐视网总经理职位,以董事长的身份专注于“战略思考”。
作为乐视海外生态的核心板块,乐视美国也无可避免地卷入了这一负面风暴之中。过去几个月,乐视美国一直处在大规模裁员的阴影之下,陷入各种不利的报道之中。这些负面报道有的来自美国媒体,有的来自中国媒体;有的是内幕爆料,有的是官方消息;一些被随后证实,一些被确认不实。
然而,有一个疑问是乐视美国所无法回避的——在自身营收还不足以保证现有大规模团队的现状下,乐视美国的运营资金绝大多数来自于国内乐视控股。如果乐视的资金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它生态,贾跃亭还能对目前尚处在开拓市场期的乐视美国存有多大耐心?一旦乐视国内决定控制支出,那么乐视美国将毫无疑问地开始裁员节流。
新浪科技驻美记者联系了乐视美国的公关负责人,并采访了部分中国及外籍以及已离职的员工,努力在这场罗生门中尽可能真实地体现出裁员阴影之下的乐视美国真实状况。由于这些员工并未授权接受媒体采访,因此要求匿名处理。
贾跃亭的美国扩张梦
从2014年到2016年,雄心勃勃的“梦想家”贾跃亭花了两年多时间实现了他的“北硅洛”三总部战略,在美国科技中心硅谷和娱乐中心洛杉矶分别组建两个海外总部。其中,硅谷部门负责乐视生态产品在美国的研发与落地,而洛杉矶部门负责乐视内容生态在美国的制作与合作。
在前期筹备以及具体运营了两年时间之后,去年10月19日,贾跃亭连同乐视各项业务的诸多高管,在旧金山历史建筑艺术宫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邀请了国内以及美国的数百名媒体人,正式宣告乐视全生态平台正式落地美国,提出了中国公司在美国最大规模的扩张计划。
在这场中国公司在美国最大规模的发布会上,乐视各部门高管无比高调地描绘出了一个万丈豪情的“美国梦”,吸引了美国主流媒体的一致聚焦,也得到了国内大小媒体的全面吹捧。乐视高管甚至在刚刚进入美国市场之时,就提出了要在电视行业赶超三星,在生态领域超越苹果的炫目口号。
在这场发布会之前,乐视刚刚宣布斥资20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本土电视厂商Vizio,成为中国公司在美国最大金额的收购案之一。随后乐视又斥资亿美元收购雅虎一块20万平方米的办公用地,计划兴建未来可以容纳万人的生态园区。
此时正是乐视气势最为鼎盛之时。但谁也没有想到,乐视美国的这种如虹气势只持续了三周时间。11月6日,在乐视手机出现供应链资金危机下,贾跃亭不得不公开承认乐视扩张节奏过快,资金出现了问题。虽然他表示,乐视生态布局已经完成,未来将告别烧钱扩张,专注于聚焦现有生态;但贾跃亭无法回避的是,在停止烧钱之后,乐视刚刚布局、尚属孱弱的新业务依然需要烧钱维持,同样面临着生存问题。
乐视美国属于LeEco Global,总部位于硅谷圣何塞北部,属于乐视控股旗下非上市公司部门,因此并没有公布财报的义务。乐视美国也没有公布过具体的销量及收入数据,因此外界只能通过乐视美国的相关新闻来猜测实际的财务及运营情况。此外,乐视汽车业务与法乐第(Faraday Future)并不属于圣何塞的乐视美国旗下。那么,乐视美国的运营情况到底怎样,究竟能否在乐视整体资金链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靠自身营收继续坚持呢?
小众品牌尚难爆发
目前乐视美国实际销售的硬件产品包括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电视盒子等十多个型号产品以及相关的耳机、充电宝等配件,同时涵盖了美国主流市场和华人市场。其中智能电视包括了主流市场以及华人市场的两个版本,电视盒子面向华人市场,智能手机则不分主流市场和华人市场。
去年10月宣布在美国正式面向主流市场销售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后,乐视先后与百思买、亚马逊、沃尔玛、Target、Fry's等美国各大主流线上线下零售商达成销售协议,还在谷歌、Facebook、Instagram等互联网平台投放品牌广告。在市场渠道的铺设方面,乐视美国的业务步伐相当迅猛。除了运营商市场,乐视基本已经覆盖到了公开市场的最重要渠道。
和在国内以成本价销售急剧扩大用户量不同,乐视电视在美国的销售价格属于中高端产品。以乐视主打的55寸4K电视为例,其售价为799美元,而市场领头羊三星与LG在这一价位区间同样有55寸的4K产品销售。相比之下,乐视手机却延续了中国手机厂商在美国的定价策略,在美国属于高性价比产品。乐S3售价只有200美元,而乐Pro 3售价只有300美元,是目前市场销售的高通820芯片手机的最低价位。
不过,高性价比并不意味着就有高销量。美国消费者更习惯在运营商网络购买手机,出货量整体占比高达九成;尽管公开市场的出货量在不断增长,但在美国依然属于小众市场。虽然乐视去年年底就与美国第二大运营商AT&T达成合作,但由于通过运营商认证与采购流程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乐视手机短期依然难以进入AT&T的销售网络,只能在公开市场进行销售。
中兴、TCL旗下阿尔卡特和酷派,正是依靠着各大运营商的网络,获得了稳定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级别的出货量。而一加手机即便在美国成功数年打开极客市场,拥有国产手机罕见的忠实用户群,其年销量依然只有五六十万部(高通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数据)。
即便乐视手机性价比很高,但在公开市场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中包括了华为及荣耀。乐视美国从未公开过电视和手机的具体销量,百思买、Target、亚马逊这几大零售商也无法显示销量数据,但以各大公开平台网站的用户评价来看,乐视最多的一款单品也只有96个评价,是售价200美元的Le S3,即便与其它小众品牌也有着明显差距。不过,乐视手机和电视的评价基本都超过了四星(总共五星),口碑方面还算不错。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