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消息,“不管是单车还是助力车,去年我们在多数城市已经做到盈亏平衡,就是在运营层面来看是不亏钱的。今年按照原来的计划是能够做到盈利的,但疫情多少产生了影响,所以我们把目标调整到至少能做到盈亏平衡。”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在媒体沟通会上谈及盈利情况时如此说到。
李开逐进一步解释称,“就整个公司层面来说,实现盈利还有一些挑战,但我们认为实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整个业务本身,去年基本上已经跨过盈亏平衡线了。”
疫情究竟给两轮出行行业带来了多大影响?李开逐回应称,由于冬季原本就是共享单车业务淡季,因此1-2月份疫情所造成的影响,相对好消化。但春节也是单车投放的高峰期,受各地交通管制以及上游供应链生产停工,单车投放受到一定的影响。伴随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共享单车和助力车业务回暖迅速,上游供应链产能也已经开始爬坡,总的来说整体业务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八成。
据悉,去年底,哈啰出行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但具体融资金额未对外披露。
哈罗出行联合创始人、CEO杨磊表示,“哈啰出行在2021年3月份就已经实现了公司的EBITDA(自由现金流)转正。目前,哈啰现金流非常健康,现金储备也是相对比较充足的,我们应该是创业历史上现金最多的时候”。
过年以来,沉寂许久的共享单车市场再起波澜,除了哈啰出行,滴滴出行旗下的青桔单车日前也被传完成10亿美元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另一家国外大基金跟投。今日美团单车还传出向富士达、新日等电单车生产企业下单百万台共享电单车订单。
无论是疫情冲击还是新资本进入,都在加速两轮车出行市场的竞争,该战局已经从共享单车市场扩展至更广泛的电单车、充换电等领域。
对于未来共享单车的竞争格局和前景,哈啰出行单车事业部总经理褚轶群认为,目前行业竞争趋于理性,共享单车的竞争已经转向对成本控制和精细化运营,聚焦效率和质量的比拼。
同时,褚轶群也强调,两轮出行并不是伪生意,是可以实现自我造血和持续发展的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