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根本是个伪命题
大批二师兄投江自尽的新闻刚过,最近大师兄又被警告了。我不禁回头幽怨地看了一眼白白嫩嫩,正在一旁假装镇定,打坐诵佛的师父。
白晶晶投诉至尊宝:你把胡子剃光干什么?你不知不知道你少了胡子一点性格都没有了……哎…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你不做山贼,你想做状元啊?省省吧你!改变什么形象,好好的做你山贼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去吧!
关于这段话,你可以试着用“IT男”和“生鲜”来替换“山贼”和“状元”,得到的结论也是基本完美成立的。
很多IT人士都在热烈讨论着用电子的手法来做生鲜,走的头也不回,比唱着"only you"的师父还坚定,可悲的是大多数人连什么是生鲜都没有搞明白就“升仙”了。
电子生鲜商,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在谈电子生鲜之前,先聊聊电子商务。
我一直认为电子商务这个词,根本就是个错词。在我看来,电子它所包含的范围是偏技术和概念类的,比如淘宝,比如京东,比如那些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而商务呢,偏向产品和市场,比如苹果,比如诺基亚,比如肯德基。
前者以服务、技术、程序、美工等等为核心竞争力,而后者则注重研发,供应链,营销,产品,售后。说句大白话,区别其实很简单,一个卖看不见的技术服务,一个卖看的见的东西。
强大如淘宝,京东,你可曾有见过它们生产过自己品牌的衣服,手机,或者奶粉?而牛X如苹果,你有听说过乔帮主宣布将整合行业内的各大品牌做个全球手机平台?肯德基也不会和麦当劳必胜客结成基友联盟搞个平台吧?
术业有专攻。
身边有个有趣的例子,一对大学好友夫妇,当年学的都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老公做了某网站的主程序师,妻子是某报业的商业主管。她经常和我抱怨,两人在事业上根本就是鸡同鸭讲,他老公会认为在网站上添加了某个功能足以让这个生意成功,而她认为花里胡哨的做的再好,不如在产品的选择上多下功夫。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从电子服务角度来看,他老公并无偏颇,而从纯商业的角度考虑,她老婆说得也对。
你看,这世界就是这么矛盾。
电子和商务如果不做特别严格的定义,本来就是线上、线下之别,而你硬要让大师兄去牵马挑担,沙师弟去吓唬妖怪,请问,师父还能活着见到如来吗?更有甚者,居然要大师兄身兼数职,拿着金箍棒当扁担,还得边化缘边吓退那帮妖怪,您这是想累死猴子吗?
有时候真的觉得那些互联网信徒们很可笑,就如同我一个回复里写到的那样:
“为什么一定要强分线上和线下?这就是所有做电子出身的人的通病,只要和网络有点关系,就都往互联网电商靠。
那么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我昨晚电话向肯德基订购了一个汉堡,10分钟后,他骑着车给我送到。这个行为究竟属于电子买卖,还是属于线下营销?
生鲜的难做是在于物流冷链和供应链的控制,并不是在于营销方式,无论线下实体的门店,还是网上的精美图片,仅仅只是一种营销而已。产品始终是核心竞争力,一群根本连土鸡蛋和养殖鸡蛋都分不清的互联网人硬是要靠炒作和营销杀开一条血路,他们不倒下,谁倒下?
标准化?我将鱼肉剁碎,做成袋装鱼肉卖,是不是标准化了?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倡溢价是对的,但是你不能说我连鲈鱼和鲤鱼都分不清什么水温适宜保存的情况下,去和客户大谈为什么我的鱼是绿色产品,为什么我要卖那么贵。
纯电子的电商,只能去做服务平台,只有专业背景+精通电子营销+专业物流团队才能=自营品牌。
这点都想不通,你就等着烧钱哭吧。”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