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周雪昳
从2015年的零星闪现,到2016年的扎堆融资,尽管在国际市场已经风靡多年,但对于国内教育行业来说,少儿编程依旧是一个后起之秀。在创业者们营造的编程梦中,编程不只是一项选修的课外技能,而是与数学、语文并列的基础学科。
“不是每个学会写作的孩子都将成为小说家,也不是每个学习代数的人都能成为数学家,但我们把这些基础学科都视为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学习的基本技能,编程,也是一样的。”
不过,与之相对的关于少儿编程的争议也从未停止,当有人认为少儿编程教育将成为下一个堪比英语培训的市场,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读写能力”时,也有人认为少儿编程只是浮躁的创业者为了追逐资本捏造的又一个泡沫。
融资光环:是泛滥还是崛起?
“编程从娃娃抓起”在过去的几年里,从一句口号逐渐被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放进了小学生的教育大纲。但是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编程’仍然是枯燥的代名词,与儿童教育结合更被认为是匪夷所思。
基于Minecraft游戏学习编程的教育科技公司Piper在2016年获得了210万美金的融资,融资过后,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创始人也坦言,和Mincraft的结合有一定困难,因为显然孩子们对游戏更有热情,如何用Minecraft培养他们对学习编程的热情同时不至于沉迷游戏是一个挑战。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少儿编程产品都是以小游戏的开发作为学习场景。早在2009年7月,微软研究院发布了一款名为Kodu的XBOX360游戏,该游戏实际上是一款可视化编程语言,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游戏来帮助小朋友们编程。
基于此,直到今天,很多家长对于少儿编程教育的看法依然颇有微词。转型投资人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表示在第一次听说针对青少年的编程教育时,自己有两个疑惑,即对眼睛不好和沉迷于电脑。张泉灵坦言,作为00后的家长,如何将孩子从屏幕前拉走是这代家长的头等难题,而少儿编程无疑是将孩子往电脑前送。
不过,这样的质疑似乎并没有妨碍让诸多少儿编程创业公司在2016年获得融资。根据新浪科技不完全统计,2016年,少儿编程产品Tynker融资710万美金并将中国作为其下一个市场,线上编程教育平台Codecademy获得3000万美元C轮融资,此外还有幼儿编程玩具PrimoToys、奇幻工房、国内少儿编程教育品牌编程猫等。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部分少儿编程领域融资信息]
儿童编程教育公司Tynker获710万美元A轮融资[下一个目标是中国]
基于Minecraft游戏学习编程教育科技公司Piper获得210万美元融资线上编程教育平台Codecademy获得3000万美元C轮融资
美国教育公司奇幻工房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进入中国]
少儿编程教育公司CodeSpark获4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而在被业内认为是科技电子行业标杆的CES展会上,少儿编程类的产品更是占据了今年CES教育科技展区一半以上的展位。毫无疑问的是,在接下来的2021年,少儿编程还将继续成为全球教育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
家长态度:主宰机器还是被机器反制
牛津大学在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20年里有将近一半的工作可能被机器所取代。而现在“人类是主宰机器人,还是被机器人反制”这种话题一再被提及,假如现在不学习编程,就像20年前不会打字、上网一样。
不过,无论是牛津大学的预测报告还是少儿编程光鲜的融资数据,对于备受“网瘾少年”困扰的00后家长们来说并不会起到宽慰的作用。一位年轻的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家长提出的观点,似乎更能代表大多数家长们对于少儿编程的看法,即编程语言是一项相对专业的技能,如果未来不打算让孩子做程序员就没有必要从少儿阶段学习,即便是未来有做程序员的打算,上了大学之后再学也并不会太晚。
事实上,转型投资人的张泉灵在第一次碰到少儿编程项目时也有同样的看法,但对于现在的张泉灵来说,编程甚至是一个比英语更为重要的技能,“作为投资人,每天接触的大量新科技和新技术,让我觉得十年之后,智能语言识别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面对面地用自己的母语与对方交流,而不产生任何代沟。”
张泉灵分享了自己10岁儿子学习编程之后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编了一个小程序,就是植物大战僵尸的小游戏,我三局都输了,后来我就去看他的底层代码,发现他把我的起始分设定的是负50分,他的起始分是0分,我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从这件事情上,我意识到,未来孩子如果不会编程,他有可能永远是那个loser。”张泉灵说道。
因此,对于现在的张泉灵来说,与其费尽心机地让孩子与电脑隔离,不如让他玩点高级的。不过,也有人对于未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后持相反的态度,例如工程师出身的李彦宏就认为,发明计算机之后,人类所学习的C语言、JAVA语言都属于机器语言,而人工智能时代则换成了机器学习人类的语言。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