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10年保护性耕作迎来盐碱地高产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致富有道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10年保护性耕作迎来盐碱地高产
发布日期:2021-12-06 18:17:56  浏览次数:11

  土壤酸碱度PH值从7.5到6.5,产量从每公顷6000公斤上升到10000公斤,10年间,农安县三岗镇亚宾合作社从最初摸索改良的57公顷到今年驾轻就熟地完成了730公顷改良,这期间合作社为什么发生了这样明显的变化?“我们主要以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主配合有机肥改良盐碱地,再用规模化经营推广技术。”合作社理事长常亚宾自豪地说。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这是过去三岗镇的真实写照和当地农民对盐碱地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叹。“以前用常规方法种地,明显能感到投入再多都像拳头打到棉花上。春天播种后,有时一场大风就把垄台夷平,种子裸露,造成缺苗现象。低洼盐碱地更加严重,冰雪消融晚,积水严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回忆起过去的盐碱地,合作社的农民们内心满是庆幸,现在用上保护性耕作技术,什么地都能正常出苗、产粮了!

  保护性耕作技术给合作社盐碱地带来了哪些变化?

  盐碱泛白现象完全消失、减缓土壤板结、减少积水、种子不再裸露……说起这10年的变化,最让常亚宾兴奋的还是每年土壤有机质都至少增长0.03%以上,PH值稳定在最合适植物生长的5.2至6.8之间,盐碱地里的蚯蚓便是土地对这项技术的认可。

  土地的改良,还需要农民正确使用技术,因地调整。

  “平坦地尽量采用秸秆高留茬归行后全覆盖,在低洼地采用部分秸秆覆盖还田的方式,到秋冬季用小方捆打捆机收集60%左右的秸秆。同时,两种地块最好增加秋季或春季苗期深松作业环节。”这是常亚宾应对盐碱地多年来试验出的小窍门,他告诉记者,这些技术措施的采用,利于秸秆加快腐烂,既解决了低洼地秸秆覆盖量大地温低、苗长得慢的问题,又为农民提供了供暖燃烧。

  在得到种植户的认可后,合作社正由零散流转向集约化、连片化,由自然屯向整村规模化发展推进,在常亚宾的带动下,三岗镇今年将有14个村的9000公顷玉米采用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