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中国的科技圈亦不例外,比如近日在秦皇岛进行路试的 “巴铁1 号” 空中巴士原本被媒体誉为“中国最前沿的黑科技”,谁知道在亮相之后剧情发生反转,“纸糊的空壳子”、“背后资金方是 P2P 公司”、“总设计师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等言论不绝于耳,我们暂且不论这个项目是真是假,只将了解到的信息呈现给大家,顺便再盘点几个曾经圈过钱蒙过人的科技项目。
惊醒梦中人 盘点那些年圈钱蒙投资的科技项目
巴铁1 号
先来看看官方的介绍,“巴铁1 号”是一款现代化交通工具,采用纯电力驱动,整车车身长 22 米,宽 米,高 米,并分为上下两层结构。其中上层结构是“巴铁 1 号”的车厢,类似地铁一样,内部共有 55 个座位,单车厢额定载客300 人。下层镂空,类似交通隧道,可以满足两辆车高为 2 米以下的汽车并排行驶。
这货的首次亮相是在2010 年,当时是因为其概念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全球 50 大最佳发明”,只不过 6 年过去了,娃娃都会打酱油了,这货却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然后,今年它就突然“横空出世”了,并且项目直接落地路试,让人不得不感叹其效率的高效。
实际上,“巴铁1 号”的实用性一直饱受专业人士的质疑,特别是中国的复杂路况完全不是这货应该生长的土壤。更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背后的资金方竟然是一家名为“华赢凯来”的 P2P 理财公司,主要通过许诺给投资者 10%-13% 不等的年收益回报来吸收普通用户的投资。 PS :去年年底,华赢凯来南京分公司还被曝涉嫌非法集资。
至此,我们可以向“雄赳赳气昂昂”的“巴铁1 号”项目送上一句“呵呵”了。
游侠电动车
2015年 7 月,仅仅成立一年、团队不到 50 个人的游侠汽车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对外展示了一款名为“游侠”的电动车样品,并信誓旦旦宣称要在 2017 年实现量产。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展出的这台车竟然开不了,整个产品演示主要依靠PPT 来呈现,同时还有人质疑这台展车实际上是用一辆特斯拉改装而成,实在让人无语。
不过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造车并非易事,一款全新的汽车产品,从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到最后量产,需要极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大量的技术人员协作和数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支持。而从游侠汽车所展示的开发团队、资金支持、研发周期等数据来看,实在看不出来能在2017 年实现量产的可能性,倒像是通过发布会和PPT 来圈点投资人的钱罢了。此外,万能的网友所扒出来的游侠汽车创始人黄修源的“PPT 圈钱”经历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度娘。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