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酒屋给人的感觉很像一个城市的“深夜食堂”,它见证着上班族的疲累、好友间的关怀、落魄人的潦倒。不大的居室,凭着熨帖的美食与温情的氛围,给许多人提供了暂时栖身的场所,而居酒屋本身也装载着都市人的无数故事。
喜马拉雅播客节目《日料店老板的自我修养》的主播是日料店老板崔超,将自己的居酒屋——“泊月湾居酒屋”搬上了喜马拉雅,用声音分享他的“深夜食堂”故事。
在喜马拉雅播客节目《日料店老板的自我修养》中,你可以听到很多有趣、专业的想法。例如开日料店、居酒屋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赚钱,海滨城市的三文鱼也不一定比北京的更新鲜,五环外的山坳也许能开配设温泉的日料店等等。
说起在喜马拉雅开播客做主播的起因,崔超表示:“我有十多年开日料店的经验,每一种食材的产供销过程,我都是了解的,居酒屋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讲,再加上在喜马拉雅听的多了,发现做主播也并不难。”
在播客节目《日料店老板的自我修养》中,许多期节目都是直接以日料原名命名,崔超会讲一讲纳豆的由来,也会讲北极贝和北寄贝之间的区别,崔超希望食客在享受佳肴之余,“了解到食物背后的故事,多一点谈资”。
崔超浸淫日料行业多年,早已将那些日料知识熟稔于心。所以在做日料知识分享时,只需列一个大纲,就能把关于日料的一切如数家珍的讲出来。在一期讲清酒的节目中,崔超说“就像是数学需要用例题讲更清晰,我也用一款清酒来讲”。他用獭祭这款大众较熟悉的酒为例,科普了决定清酒口味的原材料和制造过程中的有趣故事。
当被问到怎么看待自己日料店老板和喜马主播两个身份时,崔超表示:“日料店老板是谋生手段,也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总之,是挺好玩的事情。至于主播,我只是想把做日料店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同时能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温暖的故事。”
至于未来播客节目有哪些计划,崔超则说:“未来会结合居酒屋的经营情况,做一些商业相关内容。一部分可能是即将上架新产品的推广,比如我们店马上要上架和牛,就会跟进类似的节目。另一部分可能是对实地场景的还原,比如我们现在有一款可以定制啤酒帽的啤酒,我想把它以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