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酝酿长达6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终于发放。
5月26日,央行对之前经过严格审查的电子支付企业悉数发放了“支付业务许可证”,俗称“支付牌照”。其中,支付宝、易宝支付、快钱等企业成为首批获牌企业。
这些企业将获准从事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支付业务。
当你想在网上买一样东西,但又担心对方不能及时发货怎么办?可以找一个双方信得过的担保人,然后卖家把东西给你,觉得没问题了就让担保人把钱给卖家。
这个担保人就是电子支付企业。
这种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之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大规模出现。它们的核心业务一样: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谈合作做技术接口,把自身做成一个支付平台,那些需要完成电子支付的商户,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它们的用户提供支付服务,而不用自己去和所有银行谈合作了。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支付企业收取1%~3%的服务费作为自己的收益。
尽管第三方支付在随后的时间里发展迅速,但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的“灰色”身份一直困扰着这些企业。加上资金沉淀、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卡套现等负面新闻时常出现,第三方支付企业一直处于如履薄冰的状态。
原文详情:《第三方支付:走出“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