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让牦牛插上品牌的翅膀高飞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球农业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让牦牛插上品牌的翅膀高飞
发布日期:2021-11-28 22:12:53  浏览次数:5
  牦牛是集役、肉、奶、皮、绒为一体的全能畜种,既是青海畜牧业最具特色和扩展空间的主导产业,也是青海农牧民赖以生存的民生产业。相比其他牛肉,牦牛肉具有蛋白质含量更高,脂肪含量更低,富含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的绝对优势,是国际市场上稀缺的高级肉类。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以坚定做强牦牛产业经济为目标,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为抓手,着力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脱贫增收和绿色发展,使全省牦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凭借得天独厚的牦牛资源,我省探索推出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愿景,并脚踏实地付诸实施。

  在生肉屠宰加工方面,坚持从源头入手,用高原独有的凛冽空气和鲜甜水草,养育体格健硕的牦牛;建立全程健康可追溯系统,确保对牦牛健康状况和肉质,进行严格监管;在熟肉加工生产方面,紧密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高原精品。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创新,拓展产品线,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舌尖上的诉求;在乳制品开发研制方面,以适度采集为原则,确保牦牛犊成长定量需求,充分开发地域性特色牦牛乳制品,打造丰富多样的产品市场。在牦牛绒等副产品方面,依托本地独特资源,精选高海拔优质原料,坚持技术创新,积极拓展海内外高端市场。

  在青海省倡导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引领下,各企业顺应潮流,积极建立现代化营销体系,不断拓展旅游、服务市场,打造牦牛品牌。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

  虽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领军,形成了牦牛深加工产业格局,但大多数是以活畜销售或宰杀加工冷鲜出售为主,产品档次较低,附加值不高,导致“有质有量没优价”,形成了“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局面。

  同时,青海省许多畜产品企业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磨炼,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培育品牌和开拓市场的主动性。品牌意识较为模糊,把商标与品牌等同起来,认为农产品只要有了商标就是有了品牌。对品牌创建缺少合作参与竞争的意识,宁愿自己重新创牌,也不愿意与其他品牌合作。

  怎样让牦牛资源优势完全转化为品牌优势,任重而道远。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有远见和担当的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不断紧密,不再是简单的原料收购合同,而是趋向各经营主体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到牦牛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延长产业链,逐步实现了“分工协作,统一经营”的理念,农牧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增值收益。

  在新形势下,龙头企业积极响应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要求,率先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牦牛第一产业,打造牦牛第一品牌,已成为全省上下共识。

  在新常态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必须用新视野、新理念、新举措,全力推进牦牛这一古老产业迸发新活力、焕发新气象。要以全面融入国家战略的思维,跳出“牛圈”看牦牛、跳出“畜牧”抓产业、跳出“青海”谋发展。

  打造第一品牌,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总量控制,创新驱动、转变方式,深挖潜力、提升品牌,政策引领、市场主导的基本原则,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优势,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加快牦牛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全产业链建设,真正把牦牛产业建设成为特色优势畜牧业发展的领跑者、实现草原牧区生态保护的调节器、广大牧民脱贫致富的承载体。到2025年,使青海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全面确立青海牦牛在全国乃至世界牦牛产业中的中心地位。(责任发布:王芙蓉)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