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庭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爸爸妈妈该怎么才可能成为下一世纪的“好父母”榜样?家庭教育如何影响后期教育与个人一生的成就?......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家庭,有一批又一批热心家庭教育的人士在不断探索这些问题的回答,试图探索出下一代的教育模式。
2013年4月24日,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儿童互动娱乐平台之一、也是近两年来在国内家庭和儿童当中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摩尔庄园在中国杭州启动了“五星摩尔之摩乐乐游中国.开启儿童第二心智”活动,旨在促进中国家庭的家庭教育体验与交流。此次,摩尔庄园将深入杭州的二十一所小学、走进杭州动漫展、来到商场与杭州的小朋友和家庭一起参加这一系列活动,一起分享他们在不同环境下家庭沟通与协作的问题、经验与体会。在这次活动中,华东师范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专家与部分家长和孩子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一同分享有趣的经历、故事和照片,获得一段精彩的交流与体验。摩尔庄园希望,除了让杭州的家长与孩子能够体会并领悟家庭协作的乐趣的同时,也希望活动过程能让家长与老师两方都对孩子的整体教育环境,尤其是与开启“第二心智空间”有关的家庭理念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淘米公司副总裁朱承华介绍到, 目前在中国7至12岁年龄阶段儿童,家庭沟通出现的最主要矛盾集中在“自负型的父母的偏见”。“自负型父母”总是用自己的经验去约束孩子的成长,把自己的知识和视野理解为不可逾越的“国境线,他们害怕落伍,担心改变,总喜欢小孩子面前指手画脚、扮演“人生导师”角色,却忘记自己比起孩子们,对于“改变”,更难适应。“我们无法预见未来,我们只能更加了解孩子的世界”朱承华说。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的车界龙老师说,目前中国家庭对于家庭教育依然存在很大误区,比如让孩子看书学习一定比让孩子玩游戏重要很多。这就导致杭州小学生平均每周要学习6天,每天8-10个小时,成人工作也不过每天8个小时,每周5天。“对于孩子来说,喜欢他看书不喜欢他看游戏完全是一种偏见,玩是小学孩子天然需求,不会玩的孩子,也许成绩优秀,但未必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杭州家长王重就曾通过网络读到“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在哈佛的演讲:罗琳把她个人活跃丰富的想象力归因于童年的玩,小时候的她经常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嬉戏玩耍,他们经常装扮成巫师、骑着扫帚从车库里冲出来,嘴里发出达人听来莫名其妙的声音,还把大人的衣服改成魔法师长袍......6岁时,她就写了一篇和兔子有关的故事,正是玩,成就了她的创作动力和欲望。王重感叹到,读到这篇演讲才让他意识到,为什么“初级应试教育不行”的美国能培养出那么多如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的有创作力和想象力的人。
而美国知名教育家兼科技小说作家普伦斯基在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上说,7岁的儿子可以看书和电视,玩乐高玩具和Wii,尽管他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这些数字时代的节目是垃圾,比如《海绵宝宝》。但有时他也会用海绵宝宝和帕特里克的关系还教育孩子,告诉他友谊的重要性。
在活动现场,一位杭州当地的小学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在她的常规思维中,虚拟现实和社区类的儿童网络游戏伴随的就是各种负面新闻。“直到有一天课件里放有关公交车自燃的新闻,讲台下的学生兴奋地说出一大串救火知识,让我惊讶半天。后来才知道,他是在摩尔庄园游戏中学到的知识。”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的车界龙老师说,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们的孩子经常被老师和家长驱赶着超负荷工作,因家庭教育观和学校教育观的几乎一致性,导致在这两种环境下,往往会形成一个“在学校里得不到的在家庭里也得不到,在家庭里得不到的在学校里也得不到”的恶性局面,并压抑孩子的内在心理健康成长发育空间,“人格个性、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在童年就被扼杀。家庭教育观念需要反思,需要更多的“开启儿童第二心智”这类活动让家长意识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据悉,本次的“五星摩尔之摩乐乐游中国”活动是首次将家庭教育的“第二心智”概念引入到中国,除杭州地区外,淘米今后还将走进包括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武汉等在内的更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