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瑞典IT服务公司Pingdom今天撰文,全面回顾了现代PC的鼻祖——Programma 101的诞生过程。正是这款诞生于1965年设备,引领了波澜壮阔的PC热潮。
以下为文章全文:
大约50年前,意大利Olivetti公司的一个小团队想干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开发一台能放在办公桌上的电脑,供普通人使用。这台名叫Programma 101的设备,被很多人誉为全球首台个人电脑(PC)。
要理解Programma 101在1965年的意义有多么重大,首先必须了解当时的电脑是什么样子。别忘了,那可是将近50年前。那是大型机的时代,电脑的体积都跟冰箱差不多大,有的甚至能占满整个房间。只有少数精英可以使用。
上图左侧是IBM System/360 Model 30,1964年推出;右侧是IBM 1440 Data Processing System,1962年推出。当年,人们印象中的“电脑”就是这样的庞然大物。接下来,想象一下Olivetti推出这样一个产品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那么,如此不可思议的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理念成型
在1960年代早期,电脑不是给个人用的东西,多数人甚至碰都没碰过。
彼时,Olivetti正在与美国公司竞争,生产大型机。由于地处欧洲,他们似乎像是局外人,但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功。
但时任该公司CEO的罗伯托·奥利维蒂(Roberto Olivetti)却想干点真正有革命意义的事情。他希望Olivetti能够生产一种更小、更廉价的电脑,让普通人也能使用,甚至能直接放在办公桌上。他希望创造一台个人台式电脑。
他把这个项目交给了皮尔·希奥尔西奥·佩罗托(Pier Giorgio Perotto)。这位Olivetti的工程师与一个4人组成的小团队开始克服各种技术障碍,希望创造出这样一款革命性的设备。
佩罗托(左下)和他的小团队(少一人)这个想法很疯狂,也很有野心。佩罗托的团队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完成。当时的电脑使用的零部件都很庞大,所以要生产这种跟打字机差不多大的新设备,他们几乎要重新制作所有的零件。这种“以人为本”的电脑设计方式同样前所未有,并因此平添了几分挑战。
该项目于1962年启动。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