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袁敬华接受和讯网访谈。谈及当下英语水平高低已经影响人们的升学或就业时,袁敬华坦言,他建议取消外语作为各级学校必修课,统一开设古汉语课程。
提及当下的外语热问题,袁敬华说,纵观古今中外,将一门外语作为必修课的朝代或国度实属罕见。而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外语热(尤其英语热)高潮迭起,以至于教育主管部门将外语作为从小学一年级直到高等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
袁敬华称,外语之所以倍受莘莘学子关注,绝非出于全民的喜好,根源是外语竟然成为从小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生继续深造的关键课程。普九以前,很多品学兼优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外语课,竟然无缘就读高中或中专。
在考研热中,很多本科生四年学业中,自习时间几乎全用在为考研而准备的外语上。更有极端的例子,一个考取中国历史的研究生,虽然专业课名列第一,虽然学术成果造诣深厚,而因为外语成绩不理想却被阻挡于深造国人自己历史研究生的门槛外。中国外语政策的矫标过正的确达到让世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提倡学习外语,扩大国际交流范围,本来无可厚非;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外语专门人才,也完全非常必要。但外语毕竟是一门工具型学科,把其摆到超越专业知识的教育核心课程地位,实在是顾此失彼,从某种程度上讲阻碍了中国的人才发现机制和教育进步。发达的西方国家,没有一个将外语作为超越母语地位的必修课,率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东临日本、韩国也仅是将外语作为选修课而已!建议取消外语作为各级学校必修课,统一开设古汉语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