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出自极客大本营,按照新奇酷玩产品特性由首席体验师(各领域内顶尖极客)进行多维度评测,还原产品的真实特性。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小米4应该还是采用Sharp的CG-Silicon TFT(Continuous Grain-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液晶屏,依旧是 12只白光LED组成背光模组。
「硬件解析篇」
屏幕工艺保守 亮点不大
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小米4应该还是采用Sharp的CG-Silicon TFT(Continuous Grain-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液晶屏,依旧是 12只白光LED组成背光模组。
全贴合技术对比
按照小米的一贯工艺,以及雷布斯在发布会上没有怎么讲液晶方面的突破,那小米4应该还是采用了G+G结构电容触摸屏,OGS全贴合工艺。OGS贴合是很传统和保守的工艺,没有什么可说的,但看看iPhone5和Lumia 920已经采用In-Cell技术,小米还是需要拍马快追啊。
游戏35分钟后正面和左侧热像
小米4的液晶中规中矩,技术上面非常保守地采用了成熟而且廉价的方案,没有太大亮点。虽然不得不说,高通的801芯片确实性能强悍,而且在实测的时候工作温度并不高,但在我看来,越来越大的屏幕尺寸和越来越高的分辨率,只是一味在最肤浅的层面讨好消费者。
屏幕是电量消耗大户
小米4的液晶采用MIPI接口,按照1080 x 1920 x 60Hz的带宽和速度要求,估计需要用到4对Lane(差分时钟通道)。目前,主流手机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大,成为手机耗电量的消耗大户,通过评测我们知道:
全白图片显示 : mW
全黑图片显示 : mW
从数据可以看出来,按小米4电池3080mAh的配置,如果只是点亮屏幕能够支撑差不多4个小时。
能效比是绝对弱项
在手机界,能效比这个常识是厂商都不愿意宣传的。液晶分辨率越高,对应的CPU负载就越高,需要维持显示的内存就越大,消耗的电能就越多,而屏幕尺寸增大带给电池增大的空间并不足以弥补增长的电能消耗,总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
正面工作时热像(左为小米4,右为iPhone5)
通过实际使用可知,iPhone5S的1570mAh电池能支持其正常使用天,小米4的3080mAh电池也只能支持正常使用天,这就是硬功夫的差别,这是核心竞争力的区别。
核心技术有较大差距
接下来我们进行简单的解析。对比iPhone,Retina技术的引进就是解决分辨率和CPU负载之间平衡关系的,也可以说是解决高分辨率和耗电量平衡关系。Retina技术是摩托罗拉发明的,最初用于Moto Aura(就是那个具备圆形液晶,可以180度打开的手机),但是真正发扬光大是在苹果的产品上了。简单的说,Retina技术类似于一种数字倍频,也就是把实际100x100分辨率的图片倍频成400x400的图片显示到液晶上面。这样做可以保证图像看起来没有颗粒感,但实际需要维持显示的内存少,而且需要传输图像的带宽也低,CPU负载也就低,这一系列的省最终反映到使用者手上就是省电。
对于手机,虽然我们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归根结底是通信产品,面子功夫固然重要,但不能丢掉本源去舍本逐利,我们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也同样应该追求更长的待机时间,这是科技行业的责任,不能够简单粗暴地解决。小米4只是一款平凡的主流高通系手机。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