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地,天经地义。可绥滨县农民周厚超在种地的同时,却努力打好“联合牌”、“健康牌”、“发展牌”三张牌,不仅让自己土地的收益连年增长,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今年49周岁的周厚超从1998年开始种植水稻,通过“组建合作社、建设基地、打造品牌”,不但自己发家致富,还带动全镇及周边农民共同发展绿色有机水稻产业。熟悉周厚超的人无不竖起拇指:“老周这‘三张牌’甩的漂亮!”
组建专业合作社
打好“联合牌”
别看周厚超文化不高,可脑瓜却十分活泛。早在20多年前,就带领本村农民到周边农场承包土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忠仁镇和周边农场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如何带领更多乡亲发家致富一直是周厚超不停琢磨的问题。在2013年周厚超参加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时,了解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诸多好处,让他认识到只有把农民联合起来,才能真正把地种好,把事业做大。
回村后,周厚超就组织本村9家农户组建了“鑫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耕地213公顷,配套大型农机具12台套。通过统一组织生产,合作社社员仅统购农资一项,每年就节省资金十多万元。同时,又积极整合土地,使地块由原来一两公顷一块变成十几公顷一块,既方便耕种又提高了效率。合作社成员收益稳步增加,年均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
建设绿色有机基地
打好“健康牌”
在带领农民种植水稻的同时,周厚超看到了当今农民在发展生产上普遍存在的短板。那就是许多农民为追求产量、追求效益,盲目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地板结,黑土层减少,农作物品质低下。周厚超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农业专家,知道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发展绿色有机高效农业。
2014年,周厚超开始转型种植绿色有机富硒水稻,在县农业局、推广中心、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当年种植有机水稻8公顷,绿色富硒水稻32公顷,成了忠仁镇乃至全县的优质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大户。为了保证有机水稻操作安全,溯源保真,周厚超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生产,全部施用农家肥,采用稻田养鱼、养蟹、养蛙、养鸭种养共育模式,利用生物除虫、除草,基地生产过程实现全程可追溯,打造了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有机水稻”现代大农业。
打造绿色有机品牌
打好“发展牌”
多年来,由于周厚超和社员种植的绿色有机水稻品质好,带动合作社发展优质绿色有机水稻示范基地面积都在750亩以上,成为市、县田间博览会重要的学习观摩基地。
为了实现“种得好”,“卖得更好”,品牌化销售。2016年,周厚超注册了“北方禾韵”商标,并完成了有机认证。2021年又投资3万元建设了“中国有机大米商城”专属网站,将种植的有机水稻推向全国各地。目前,他种植的有机水稻已经卖到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地,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周厚超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的经营理念,在水稻加工上谋求发展。去年,他又投资40余万元建成了全县首家合作社自有的大米加工厂,年加工水稻1500余吨。通过建设“互联网+基地”,做强线上线下销售,引进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初步形成了种养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202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种养能手”称号。 (高金平 记者 陆铁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