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宝清“花果经济”带富乡亲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农村政策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宝清“花果经济”带富乡亲
发布日期:2021-11-13 03:31:24  浏览次数:12

  从宝清县城驱车7公里,就来到了“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宝清镇庄园村。入村大道鲜花盛开,道路整洁,路旁有树,门前有花,琉璃瓦墙面整齐划一。映入眼帘的这条村级“迎宾大道”,让采访团成员惊艳不已。

  果园“六倍效益”催生“果经济”

  站在绿意葱葱的果园里,捧着沾满露水的桃李子,村民岳云发自豪地向记者“露富”:“我家45亩果园,18亩药材,每年收入保准儿十多万元。奔小康,一点问题都没有!”村支部书记刘福忠则告诉记者,1垧地的果树收入,能赶上6垧地的大田。“六倍效益”催生了“果经济”,1500亩林果面积和近百万产值,着实让庄园村受益良多。

  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楼广场鼓乐声声,几支广场舞表演队正在这里“斗舞”。宝清镇党委书记李延山说,宝清镇不仅建立了乡村书屋,定期举办读书会,还经常组织技能大赛、朗诵会、诗词歌唱大赛等文艺活动,让美丽乡村不光外在美,“心”里也很美。李书记指着正在表演的宝清镇妇女广场舞队伍说:“镇村两级全力为她们创造活动空间,让她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员,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传播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吸引村民的眼球。”

  花园万亩中药材亦花亦药

  与宝清镇庄园村的“果经济”异曲同工之妙,小城子镇太平村则大力发展“花经济”,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村”。

  镇党委书记王洪玉介绍道,太平村西侧有万米野生杜鹃花。2021年开始,头脑灵光的太平村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在太平村打造了“彩云岭文化旅游民俗景区”,形成了一万亩的中药材花海,“亦花亦药,壮观得很!”,通过种花、吃花、观赏花、提取花,调整农民产业结构。同时,发展沿线旅游经济,扶持农民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采摘园、笨养家禽、农家乐等个体经营项目,带火了景区,带富了乡亲。

  “把土地流转出去,种植中药材,得到一份收入;回头我再组织村里的兄弟姐妹们到景区打工,又得到一份收入,钱包鼓了,做梦都能笑出声来。”村民杨冬梅的幸福感溢于言表。近年来,彩云岭景区建设每年用工260人,人均增收3000元。在镇村鼓励下在彩云岭从事商业经营的30余户,户均增收8000~10000元。

  家园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提高人均收入的同时,太平村还通过集中清运生活垃圾、新建室内厕所、推进村庄道路建设和亮化工程等措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建设美丽乡村战略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乡风文明不仅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还有回溯历史。坐落在太平村的中国北方村落古石器民俗文化馆,镇馆之宝都是当地出土的文物,主要来自当地村民的发掘和捐赠。来自太平村的农民收藏家王纯宝,将他的心血和家当都倾注在这些石头和瓦罐上,被聘为文化馆副馆长。他说,这些宝贝传递着来自一万多年前的声音,诉说着这片土地厚重的文明。

  夹信子镇团结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马淑芬说:“为了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我们在村里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和文艺小分队。通过宣传引导,激发了贫困群众强烈的内生动力。许多贫困户自愿加入志愿者和文艺队伍,经常参与村屯环境整治等活动,展现出了感党恩的思想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宝清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斌义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乡风文明这条主线和抓手,宝清县将乡村振兴、文物保护、生态旅游、种植结构调整、河长制、美丽乡村、扶贫解困、特色小镇等八方面工作串成一条线,让老百姓不仅生活富裕,而且移风易俗,提升了思想境界,为美丽乡村增添了“心内涵”。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