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大通三乡工程发展势头强劲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观察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大通三乡工程发展势头强劲
发布日期:2021-11-13 00:58:51  浏览次数:8

  大通县朔北藏族乡的边麻沟村,山形起伏间,举目尽花海,栈道木屋点缀,一派田园牧歌景象。跟随着“市民下乡”旅游团队,尝农家饭、赏花海景、带特色菜,让市民赵女士的“下乡”之旅显得充实而美好。

  在外打拼十多年土生土长的大通本地人保吉栋,如今“能人回乡”,拿着所赚的钱回乡发展种植业,带动村里的合作社加入了联合社,比起之前的单打独斗,村民种植的蔬菜卖上了更好的价钱,销路根本不用愁。

  在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代同庄村路边,原有的空地上,一座青稞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园建成并已初具规模。大通县朔北藏族乡郑家沟村村民冯桂花正在车间里埋头工作,因企业兴乡,她在家门口成了一名上班族……

  全力以赴、全员参与,一场如火如荼的“三乡工程”行动正在北川大地全面推进!

  自“三乡工程”开展以来,大通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传统优势,释放农村各类资源增值增收潜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努力打造具有大通特色的城乡互补、工农互促、三产融合、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积极引导市民下乡,鼓励能人回乡创业就业,为乡村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截至目前,共吸引21名能人、7家企业下乡创业兴业,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0个。

  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三乡工程在行动!走基层、列清单、定任务,大通全县上下都动起来了!

  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在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安排部署后,立即在大通县引起了热烈响应。

  大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三乡工程”做出具体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刘波带队赴武汉市黄陂区考察学习,借鉴其他省份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为创建一批“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的企业家,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立足县情实际,印发《大通县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以培育重点、打造样板、串点成带为原则,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及美丽乡村建设,全速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建设,驱动“三乡工程”落实落地,助力大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市民下乡让乡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

  “‘三乡工程’的实施,让现在的乡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截至目前,大通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8亿元。”大通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自8月9日起,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大通县交通局、大通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市民下乡”活动,吸引市民到大通农村品尝特色美食、体验农耕文化、观赏民俗风情、购买土特产品等,带动乡村旅游经济消费。

  大通县依托多元的资源禀赋,以“三县两新一屏障”为抓手,迎合市民消费和投资需求,注重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农产品品牌和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人气。截至目前,已创建“大通牦牛”等区域公用品牌6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1个,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打造东峡、窎沟等4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创建乡村旅游接待点254家,辐射带动周边农家乐及当地农户增收。成功举办第十二届老爷山“六月六”花儿会和乡村旅游网络直播推介会。利用《青海文化旅游》杂志和赴重庆、武汉、郑州等城市宣传推介该县特色旅游资源,依托省市县融媒体和“山水大通旅游”公众号,大力宣传自然景观、特色人文资源、乡村生态旅游等发展成就,积极引导“市民下乡”,提升旅游知名度。截至目前,该县共接待省内外游客261.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8亿元,旅游人数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59%和16.2%。

  能人回乡农村成了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地

  大通县青林乡返乡创业者李更顺利用村内原有的合作社,结合走南闯北的销售经历,回村创办纯净水加工厂,不光自己迎来事业发展的春天,还带动当地50多农户增加了收入;返乡创业能人保善飞每年雇用剩余农村劳动力40余人,户均增收8万余元;返乡贤商李培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年雇用剩余农村劳动力3万人次,发放工资90余万元,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28万余元……

  靠啥吸引能人回乡?

  大通县将“能人回乡”作为实施“三乡工程”的核心和关键,在选好能人、用好能人、选好产业上下功夫,以能人回乡激活农村产业。

  选派118名乡村振兴第一书记、236名驻村工作队员到农村基层一线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大力实施乡土人才拔尖计划,培养一批有潜力的致富带头人和乡土能人,鼓励他们走出大通、开扩眼界、大胆探索,带动农民致富。

  随着“三乡工程”的深入实施,大通县持续深化农业农村各项制度改革,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加大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鼓励返乡人员投资兴业、积极就业,不断健全和完善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机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财政资金、创业用地、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宜居安乐的美丽家园。

  企业兴乡让乡村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我们流转上千亩土地,当地农民可以在温室基地内务工学技术,还能获得工资收入。”在大通县推进“三乡工程”恳谈会上,获得“拼搏兴乡企业”荣誉称号的大通森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任玉喜表示,该公司正承建和经营该县重点打造的新型温室集中连片基地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在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代同庄村建成青稞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园,研发出青稞米、青稞麻花、青稞糌粑饼、青稞鲜面等系列产品,直接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大通禾丰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形成集加工、仓储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平台,创建“祁连花”“金祁连”“圣湖缘”食用油品牌,年产菜籽油6万吨。生玉、丰谷等19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种植提供全程托管服务……

  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家庭农牧场380家,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289家,成立电商企业170家,其中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50个……随着“三乡工程”的深入实施,大通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育乡村企业,带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和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利用农村资源,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增加农民工资收入。该县乡村农业产业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壮大,加快了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为企业家到乡村投资兴业夯实了基础。

  切实把“三乡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创造之举、创新之策加快推进,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今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路上,大通县将持续推动“三乡工程”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立足大通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结合“三乡工程”实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加强乡村软硬环境建设,大力开展“后备箱工程”,探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加强协作交流,吸引更多资本和企业到大通发展,使“三乡”主体下得来、留得住、可创业。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