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于立霄)中关村国家院所通州产业园6日启动,首批13个项目正式入园。园区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60亿元,将形成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聚集效应。
中关村国家院所通州产业园的启动,标志着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实现项目集群落地和有效平抑园区土地成本工作新机制方面掀开了新篇章。
据了解,通州产业园由国家院所、中关村发展集团、通州区政府三方合作建设。三方合作框架为:国家院所提供拟入驻的项目集群;中关村发展集团对符合落地的项目进行股权投资,为其提供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通州区政府提供土地,并负责拆迁和用地回收,提供配套优惠政策。此外,通州区政府还将采取项目集中、政策聚焦统筹行政、市场手段平抑土地成本的新的主动发展模式发展该产业园。
通州产业园位于通州经济开发区西区,园区总占地1126亩,第一批项目用地360亩。此次签约的13个项目拥有国家专利140个,国际和国家级标准206个,投资总金额为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产值72亿元,税收亿元,为通州新城的建设提供强大产业支撑和人才支撑。
据介绍,通州产业园的定位为依托通州已有的产业基础优势,以国家院所重大先进制造技术项目为核心,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和进展,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入园的方式,打造集研发、中试、制造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端制造类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
预计3至5年,该产业园将转化一批重大先进制造类科技成果,催生一批先进制造类企业,产生一批国内国际行业标准,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基本形成立足通州、服务北京、带动环渤海区域、面向全国的开放型的高端制造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
中央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士祥,市委常委赵凤桐,副市长苟仲文等领导出席了今天的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