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大荔县:设施农业升级 小冬枣做成了大产业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球农业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大荔县:设施农业升级 小冬枣做成了大产业
发布日期:2021-09-18 18:02:50  浏览次数:19

  进入9月,陕西省大荔县飘起连阴雨,按说这种天气地里的活儿没法干,农民会待在家里休息,但大荔县的冬枣果农们却不一样,纷纷打起雨伞往大棚里走去。

  “这个时候棚子里面可比外面这闷热的雨凉快多喽!”大荔县安仁镇徐立坤、余红女夫妇从2013年起种植冬枣,至今已有8年,一年到头都在伺候地里的“金果果”。即使下雨他们也要赶到大棚里,掐芽子、摘枣尖、割树枝、梳坏枣,好好忙活一番。

  十几年前,下雨还能在地里照料枣树?那是不敢想象的。大荔县冬枣产业最初发展时,果农的冬枣树普遍都是露天种植,但这种植方法属于“靠天吃饭”。“一下雨枣子全裂开,我们整年的收入可能就打水漂了。”徐立坤回忆早年种植冬枣时的场景,难免心酸。

  有困难就要解决。为了提高冬枣的产量、质量,大荔县邀请农业专家对冬枣种植技术进行升级,从露天种植变为冷棚种植,又从冷棚种植升级为日光温室种植,再到如今的钢架棉棚种植。改良了技术,不光质量有保障,冬枣上市季节也从原来的10月中旬提前到5月中下旬,冬枣身价蹭蹭上涨。据介绍,出口的优良品种,每公斤能卖到20欧元!

  徐立坤、余红女夫妇看到大棚冬枣所带来的致富希望,就承包了村子里的10亩地,也搭起钢架棉棚。付出总会有收获,经过悉心照料,夫妇俩所投入的40万元在当年就收回成本。“我这一亩棚现在保底是3万元,还有几亩棚每年是直接承包给商超,一出枣人家就拉走了。”徐立坤介绍。

  不光在大棚里埋头苦干,夫妻俩对市场也有研究。徐立坤观察到,今年社区电商把大荔冬枣带向了更大的市场,越来越多人喜欢上这甜甜的小果子。8月下旬,大荔县在MMC(阿里社区商业平台)上线冬枣,两万斤鲜枣一上架就销售一空。

  “在过去,果农的冬枣需要先经过客商的手转到一二级批发商再转到商超才能到消费者手中。”从事社区电商供应链的张超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从果农手里把枣子收购后放入仓库,最后直接进入社区电商,当天上午收枣第二天顾客就可以吃到新鲜的冬枣,品质提升,最终带来的是果农的收入提高。”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穆永峰表示,当地一直在思考如何从传统果木种植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型,拓宽融合发展、转型跨越的新思路,希望借助社区电商加速实现以销优产,通过互联网让农户与消费者需求真正直连。

  “目前大荔的优质冬枣已销往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优价好的冬枣得到了消费者好评,预计9月份的大荔冬枣销量将达到10万斤。”阿里社区电商事业群陕西区域商品运营负责人刘楠说,“我们已与安仁镇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增销量优质量,携手做好大荔冬枣产业的甜蜜文章。”

  据悉,大荔冬枣肉细嫩、味香甜、汁水多,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农产品品牌”名单,连续6年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20强”。当前,大荔县冬枣栽植面积已达42万亩,其中设施大棚40万亩,产值突破60亿元。冬枣产业已成为大荔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