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南菇北移”走“硒”口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吃在农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南菇北移”走“硒”口
发布日期:2021-08-06 14:12:00  浏览次数:16

  7月26日,记者沿着古瓦(古城-瓦窑台)乡村公路来到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寺台村,沿路两旁绿树成荫,田野里麦浪翻滚,满目金黄,一派丰收的景象。

  走进三合镇寺台村富硒食用菌种植基地,盖着遮阴网的温棚在田间一字排开。在温棚内,一垄垄由木屑、麦秆铺成的菌床上,鲜嫩的赤松茸露出胖嘟嘟的脑袋,犹如一把把小伞。微风徐徐,阵阵菌香扑鼻而来。

  基地管理人员潘善贵告诉记者,平安区三合镇寺台村土地肥沃、温度适宜,灌溉方便。基地种植的赤松茸是从福建省引进的,从种植到出菇需要四五十天时间,温棚种植保证了更长的采摘期,亩产达到3000千克。赤松茸因色泽鲜艳、外形粗壮厚实、菌肉饱满、味道鲜美,远销上海、深圳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寺台村村民赵吉德告诉记者,以前,他跟随村里的年轻人挖过虫草,当过小工。一年下来,顶多挣上一万多元钱。今年开始,他在食用菌基地从事浇水、采摘等工作,一天上七八个小时班,每天有130元的收入,一个月能拿三千多元的工资,基地离家比较近,不耽误种地。

  “现如今,我在家门口的食用菌基地找上工作了,主要锄草、浇水,这比起采棉花、摘枸杞轻松多了,每天还有100元的收入,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份工作。”正在温棚里浇水的村民奎明芳高兴地说。

  平安区绿尚苑食用菌种植合作联社负责人安存昌介绍,2021年3月,三合镇寺台村、湾子村、新安村等村的7家合作社整合资源优势联合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联社,按每亩800元流转了寺台村5.533公顷土地,涉及农户80户。利用国家税务总局220万元帮扶资金搭建了105座钢架结构的温棚,从福建省引进赤松菌,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种植。

  平安区三合镇副镇长李成良告诉记者,平安区结合全国食用菌产业“南菇北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依托富硒资源、打造富硒品牌”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平安特有的富硒资源,引进和发展赤松茸、羊肚菌产业,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如果今年食用菌种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和品质,三合镇还将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发展分散订单种植,由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公司负责订单回收,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三合镇特色种植业转型升级。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