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这里的大田玉米为啥成了“不倒翁”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新农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这里的大田玉米为啥成了“不倒翁”
发布日期:2021-08-06 11:40:15  浏览次数:14

  近期3场台风经过长春市,强风和暴雨造成部分农作物倒伏,但有一些大田玉米却挺直了腰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令人好奇。

  而答案就在“土”里:或是利用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或是调整种植间距,更有优化品种选择和施肥。这些做法并不前沿,但作用不可小觑:减少黑土流失、改善土壤营养结构,实现抗倒伏,从而保障粮食产量。

  秸秆还田 把黑土留住

  9月3日,一场风雨过后,玉米根部泥土的痕迹成了检验土壤流失的标尺,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合作社负责人马占有来到地头查看情况,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的作用一目了然:传统耕地成了水田,秸秆全量还田的地却没有大量积水。

  “覆盖在表层的秸秆不仅能腐熟还田增加肥力,还能延缓雨水冲刷和渗透时间,表土基本没冲走多少!”马占有说,在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中,苗期深松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初步估算,使用秸秆全量还田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明显,平均可减少径流量60%,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减少土壤流失达80%。

  “宽窄行”混搭 抱团更抓地

  走进抗倒伏的玉米大田,你会发现不管是保护性耕作还是传统耕种,玉米种植的间距宽窄交错。原来,这叫“宽窄行种植”,此举让作物抓地更牢,减弱风力的影响。

  五棵树镇种粮大户李艳红说,我们以两排作物为一组,宽窄各不相同。窄行中,玉米的根系会交替生长,抱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施肥时分别往左下角与右下角放入肥料,互不影响营养吸收的同时也让根系追着施肥生长,两排作物的整个根系就像钩爪,紧扣在黑土上。此外,窄间距能使风力减小,杜绝了叶子被风吹丢的情况。

  营养合理 腰板挺得直

  “玉米的重心全在棒穗上,在中后期10片叶左右时施肥,玉米结穗高度就能控制在1到1.5米。如果肥料比例失调,玉米前期长得太快就容易倒伏。”五棵树镇田丰合作社负责人陈卓对此颇有研究。

  在田丰合作社的大田里,传统的“种肥同播”“一炮轰”施肥方式已全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在玉米籽粒开始饱满时投入适当的肥料,不仅解决了因氮肥前期过量,钾、磷等元素的缺失,还避免了茎秆的纤细和韧性不足。

  抗旱、抗病、抗倒伏……这是几乎所有的种子、肥料等农资产品宣传中都会出现的字样,想实现却不那么简单。“高秆品种不等于高产,用力施肥也不等于产量变高。”长春市农机总站相关负责人说,选择穗位低的品种、合理施肥很关键,持续改良土壤营养结构,可以帮助玉米挺得直。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