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改良土壤,看莱西如何藏粮于地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观察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改良土壤,看莱西如何藏粮于地
发布日期:2021-08-06 02:07:42  浏览次数:17

  走进莱西市姜山镇怡禾家庭农场,放眼望去,金黄的细碎麦茬铺就的“地毯”上,一垄垄绿色的玉米苗滋润得伸展着……“像这样团面状的土就是好土,蓄水保墒能力强,下雨后,深松了的地块是黑色的,没有深松的地块就是白汪汪的一片。”场长王志涛从田里抓起一把土,轻轻一掰,只见团面状的土粒像松软的养花土一样随即松散开。

  经有关部门测算,怡禾家庭农场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超过3%以上,超出五年前2个百分点。养出如此肥沃的土地,还得从2009年说起。当时王志涛从3个村庄流转了1000亩杨树地,刨树根、平整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四五年过去了,土地贫瘠的状态依然未改变,平均亩产粮食仅为300公斤左右。2014年,保护性耕作项目落户怡禾家庭农场,初次听到这个新名词,王志涛犹豫不决,保护性耕作要求农户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深松整地免耕播种,这与传统翻耕播种方式背道而驰,这样 种地能有产量吗?但王志涛是个敢闯、敢试、敢拼的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自家麦田里做起了实验。

  几年下来,通过深松整地、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等综合性措施,怡禾家庭农场的土地更“有劲儿”了。最让王志涛高兴的是,在先后经历去年秋种期间严重干旱、暖冬旺长、春季“倒春寒”频发重发等情况,今年农场小麦高产技术示范田仍然创出青岛市近三年小麦最高单产记录,亩产达到806.02公斤。市农业农村局深保办主任葛同言说,“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改良土壤结构、抗风袭、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土地保护得好,小麦自然长势更好。”

  去年,莱西市完成保护性耕作任务12万亩,其中,秸秆还田面积2万亩、深松整地面积10万亩,保护性耕作在莱西大地兴起,莱西成为全青岛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最大的区市。今年,莱西市将保护性耕作与社会化服务嫁接,创新开展“小麦根茬破茬托管服务项目”,按照50元/亩的作业标准特对小麦秸秆灭茬这一关键环节给予补贴,示范带动全市小麦秸秆灭茬混土直接还田面积达到20余万亩,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有效杜绝秸秆焚烧现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把地养肥了,才有力气、更有底气把饭碗端牢了。”据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丁永青介绍,莱西是农业大县,平均每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年产畜禽粪污300万吨以上,通过推行秸秆还田、农牧结合等藏粮于地措施,莱西市的良田有机质含量正以每年0.02%的速度增加,今年夏粮生产再创新高,全市60.81万亩小麦平均单产434.7公斤,同比增加6.81%。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