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綦江:种下横山大米 “破壳”集体经济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新农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綦江:种下横山大米 “破壳”集体经济
发布日期:2021-08-05 18:28:50  浏览次数:2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4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吴长飞)近日, 綦江区横山镇堰坝村的梯田上,村民或驾着机器平整土地,或弯着腰查看秧苗长势,三三两两点缀其间,一番热闹景象。

  “沉睡的横山大米终于‘苏醒’了。”村党总支书记袁洪明说,以往的初春时节,大部分村民都背起行囊外出务工,留在家的老年人觉得种大米不划算,一块块良田渐渐成了撂荒地。

  不同以往的是,今年不仅堰坝村在忙着开垦播种,该镇新寨村、回龙村、大坪村等其他5个村也全都参与,横山大米一时成了田间地头的“主角”,镇村干部、村民都围着它转了起来。

  堰坝村是横山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耕地面积4877亩,曾是横山大米的主产区,撂荒地一度达到2100多亩。说起横山大米,袁洪明颇感惋惜。

  “乡村如何振兴?横山镇按照‘一抓两促’(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总体要求,遵循“把支部建到产业上”的思路,成立横山大米产业党支部,以‘三变’改革助推全镇横山大米产业发展。” 横山镇党委书记李钱松介绍道。

  2021年,横山镇把集体流转撂荒地种植横山大米作为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的突破口。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村,便是堰坝村。

  “袁书记,这些撂荒地重新种上庄稼真不错,不仅风景好了,挣的也多了。”在堰坝村集体流转的水田里,正在搭田坎的村民袁应强碰见袁洪明,一脸笑意。

  可去年这个时候,当村里提出搞“三变”改革,号召大家把土地入股到村集体公司时,袁应强第一个反对,他说,“种谷子能挣几个钱我清楚,自己种还能填饱肚子,拿给你们种,能有什么利润?”

  袁应强的不解之处,也正是袁洪明最初时的担忧。

  横山镇镇长代洪才曾给村干部们算过一笔账:横山大米亩产稻谷800余斤,按最低2元一斤出售,收入能达1600元。除去各项成本,每亩纯收入能有600元。按确定的利益分配机制,60%作为村集体收入,村集体每亩能收入360元;40%给村民分红,入股村民每亩至少可收入240元。此外,村民还能在村集体公司打工,一天工资80元。如果加工成大米出售,那利润空间更会成倍增加。

  “横山大米成了撬动了全镇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代洪才介绍,今年全镇各村集体流转共计3000多亩撂荒地,预计可产出稻谷240万斤,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80余万元。

  此外,还可增加当地村民务工收入80万元。按照利益链接机制,利润分红将覆盖全镇所有建卡贫困户。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