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平南:产业来“造血” 托起“小康梦”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化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平南:产业来“造血” 托起“小康梦”
发布日期:2021-08-05 03:29:03  浏览次数:9

  初夏,广袤的龚州大地一派丰收景象。平南县大洲镇上垌村扶贫产业基地,香甜诱人的香瓜迎来第一批收获,果农忙着采摘、清洗、装筐,笑意盈盈;思旺镇花岭村玉米种植基地,田埂上摞起一袋袋玉米,等待装车、转运;上渡街道上渡村沃柑基地,套养的500多只狮头鹅成群结队穿梭树间,散步、觅食,静待出栏……

  近年来,平南县突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林下套养的1000羽土鸡已销售一空,收入3万多元,鱼塘出租收入6000多元……多元模式促发展,我们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10万元。”5月27日,上渡街道下石村支书梁堂中说。

  下石村2021年以来积极推行“村自办产业”模式,成功打造300亩连片扶贫种养产业示范基地,种植百香果50亩、翡翠柚130亩、香蜜黄皮120亩,同时套种南瓜130亩,养殖塘角鱼20亩。

  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更好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基地聘请长工15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短工30多人,每日工资80元。”梁堂中介绍,下石村2016年已脱贫,为巩固脱贫成效,有效解决贫困户就业增收问题,基地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吸纳附近村屯10多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下石村只是平南县全力打造扶贫产业基地的一个缩影。该县按照“村村建百亩基地 户户有增收来源”要求,创新“村民合作社+基地+农户(含贫困户)”发展模式,重点以村民合作社为平台,按照“贫困村50万元/村、非贫困村贫困户2000元/户”的标准安排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鼓励镇、村统一规划、组织,推动每个贫困村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连片种植100亩以上产业基地,支持非贫困村就近抱团建设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道路、节水灌溉等配套设施建设。

  “现在正是香瓜上市季节,从5月28日开始摘瓜,平均每天有1000公斤上市;统果每公斤均价有2.4元。”丹竹镇团结村支书杨勇坤说,去年5月村里建起136.5亩大青枣扶贫产业基地,吸纳103户贫困户入股经营,收入10多万元,今年基地套种的50多亩香瓜估计收获5万公斤,约有10万元收入。

  平南县扶贫和水库移民管理局局长黄钦强介绍,目前,全县共建设产业扶贫基地159个,覆盖79个贫困村和170个非贫困村,总面积2万多亩。其中种植柑橘13087亩,石硖龙眼1704亩(扶贫产业面积),中草药材(含套种)1620亩,黄皮、大青枣等其他产业1390多亩,实现每个贫困村均有产业基地,共覆盖贫困户17265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3.8%;累计修建产业道路35条34.328公里,建成产业基地节水灌溉项目93个。

  此外,平南县出台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对石硖龙眼、百香果、柑橘、中药材等产业,以种植1亩以上第一年奖补1200-2500元/亩、第二年奖补1500元/亩,每户奖补不超1万元(已脱贫户不超5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鼓励贫困户入股村民合作社产业基地和参与基地生产管理获得收入,实现基地带动减贫。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