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0.6%水资源量产出全国5.6%的粮食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0.6%水资源量产出全国5.6%的粮食
发布日期:2021-08-05 01:25:24  浏览次数:4
  从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十三五”节约用水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河北省统筹粮食生产与节水压采,以发展节水农业为导向,以种植结构调整为抓手,强力推进节水种植技术,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由治理前的72.2%下降到2021年的62.7%,用占全国0.6%的水资源量生产了全国5.6%的粮食,养活了全国5.4%的人口,实现了农业节水与粮食稳产的统一。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扩种耐旱作物。河北省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适水种植,在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开展耕地季节性休耕试点;在井灌区将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种植,改为只种植一季雨热同期的谷子高粱等作物,实行一季休耕一季种植,规模达到200万亩,亩均减少地下水开采150立方米,探索形成了自然休耕、生态休耕等四种休耕模式。以张家口坝上和黑龙港地区为重点,开展旱作雨养种植试点,适当压减水浇地种植,改为依靠自然降水发展生产,今年旱作雨养种植发展到75万亩。其中,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将水浇地蔬菜、马铃薯等高耗水作物改为旱作雨养胡麻、燕麦等耐旱作物,规模达40万亩,亩均减少地下水开采120立方米;在黑龙港深层地下水超采区的沧州、衡水等市,将小麦、玉米种植改为旱作油菜、谷子、花生等作物,初步形成了春季旱作油菜、黑麦草、油葵等,夏季谷子、高粱、玉米、花生等旱作雨养种植模式,规模达35万亩,亩均减少地下水开采220立方米。

  推广节水灌溉。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井灌区推广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4285万亩。河北省还逐年加大投资比例,将高效节水灌溉列入重要建设内容,重点发展从机井到田间防渗管道和田间喷灌、滴灌等工程建设,在蔬菜上推广膜下滴灌、膜下沟灌等技术,在果树上推广小管出流等技术,减少渗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降低水资源使用量。各相关部门还积极与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农业托管服务组织等对接,试点大田作物滴灌节水技术。今年省农业农村厅自筹资金,开始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试点开展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10万亩,采用“先建后补”方式,在9个市和雄安新区的34个县示范推广。

  突出农艺节水,推行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以冬小麦为重点,集成推广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采取专家推介品种、免费向农户供种、落实配套种植技术、实现节水稳产的方式推广冬小麦节水种植,共推广3420万亩,全省冬小麦节水种植基本实现全覆盖,麦田浇水次数由3至4水减少到现在的2至3水,亩均减少1至2次浇水,亩均减少灌溉40至50立方米。

  多措并举,河北省农业用水持续递减。2021年,河北省农业灌溉用水量102.9亿立方米,较2015年减少21.3亿立方米,农业生产在面积减、水量减的情况下,实现了单产增、总产增的“两减双增”。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