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中,一种方便、经济,利用农户庭院率先发展,成功后再进行推广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也正在兴起。这种高度集约化的生产形式可以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而由于这种生产模式就存在于村民身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小小的庭院经济铺就了农家致富路。苇子沟镇岔山稿村的村民邹其林就是其中的一位致富带头人。
邹其林是苇子沟镇岔山稿村的一名普通村民,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庭院经济”,如今,这种“务农家务统筹兼顾,小本经营也能致富”的庭院经济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邹其林说:“大棚是2013年建了一个,后来我一想,再等二年不是晚挣二年钱吗,我就又筹备点资金,又建了六个,然后呢,别人看见了,觉得建的挺好,都想挣点钱,我们这土地少,又有11户加入这个行列,看样子,我们现在一共是有30多个棚,我现在是这样想的,就是带动大伙把这个棚建好,想办法大伙在这项致富道路上多挣点钱。”
邹其林还在葡萄大棚里种植其他种类的蔬菜,在不影响葡萄生长的前提下获得双倍效益。他的做法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2014年底,在镇政府的组织下,邹其林成立了邹俞葡萄种植合作社,现在,已经有11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并建立了35个大棚,去年,每亩地获得了近2万元的收入。新的一年,邹俞葡萄种植合作社计划招收更多的社员,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实现共赢。
如今,在邹其林的带动下,岔山稿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邹俞葡萄种植合作社,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提高了土地和空间利用率,还充分利用家庭富余劳动力,使他们不出家门就能致富。新的一年,邹俞葡萄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也在积极的扩大“庭院经济”的种植面积,以期达到更好的收成。苇子沟镇岔山稿村村民王利高兴的说:“见着邹大叔家扣的大棚,种的葡萄,看着种的效果还挺好,所以说去年我也跟着扣了一个30米长的,去年我见着效益了,一亩地挣了有一万多块钱。”
在沈阜示范带建设中,苇子沟镇政府也大力支持这种独特的生产经营方式,带领农民参观学习,聘请专家传授种植经验,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对全镇“庭院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准备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并将设施农业的发展势头向村外延伸。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