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东莞市万江区藏美食 薄片腐竹申报“非遗”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东莞市万江区藏美食 薄片腐竹申报“非遗”
发布日期:2021-08-04 10:36:44  浏览次数:7

  在濒临东江的水乡之地东莞市万江区,腐竹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薄薄的腐竹不仅蕴藏了祖辈们的智慧,代代相传的手艺,而且在广东话里谐音为“富足”之意的腐竹,还寄托着浓浓的乡情。

  七旬老人守住作坊五十余载

  当记者走进隐藏在万江新村一小巷内的手工作坊内,立刻被屋内随风摆动的透黄晶莹的腐皮所吸引,它们散发出来的豆香味让人觉得清新。已经70对高龄的森叔在作坊内忙碌着,他经营这个作坊已经50多个春秋。

  森叔:“做这个腐竹呢,能不能拿起来、条形好不好看,主要看纹路,纹路很重要。”

  记者:“就这样拿起来,对吗”

  森叔:“对,非常好。”

  清朝开始制作腐竹 几百作坊只剩10家

  森叔回忆,东莞从清朝出现制作腐竹的小作坊,如今只有万江新村把手工制造的流程保存下来。当年村里近8成人家里都会制作腐竹,手工作坊多达几百家,但如今剩下的不到10家。

  万江腐竹手工作坊式的制作者黄柏森:“当时400多人的,现在只有10几个,好辛苦的。”

  子承父业 每天在高温作坊工作18小时

  为了不让手艺失传,森叔的两个儿子子承父业,每天晚上11点开始工作,清洗、泡豆、磨浆等,为接下来的一天生产作准备。除了雨天,全年无休。而作坊内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十分煎熬。

  森叔儿子黄淦辉:“一天最少要18个小时,天热的时候外面热这里更热,40多度,天冷的时候每个手指都开裂。没办法,还是要做。”

  申报非遗成功 传统手艺存希望

  日前,万江新村腐竹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2014年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名录,这让一直靠着薄利坚持手工制作腐竹的父子感到十分欣慰,也看到了坚持下去的希望。

  森叔儿子黄淦辉:“我们这些腐竹是纯天然的,坚持这么久就是因为纯,只要自己做好本身就OK了。”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