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海宁市“四优联动”全力打造粮食生产全产业链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新农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海宁市“四优联动”全力打造粮食生产全产业链
发布日期:2021-08-04 10:32:28  浏览次数:18

  近年来,海宁市积极探索粮食产销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水稻种植,走“绿色兴稻、质量兴米”之路,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31.3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07.56%。其中,小麦产量1.84万吨,同比增长35.8%,亩产创近年新高。大麦百亩方平均亩产达448.31公斤,创2021年“浙江农业之最”纪录。

  一是坚持“优地”稳粮,激活土地潜力。通过全域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将优质耕地用于粮食生产,打造了一批万亩粮田、千亩示范片和百亩攻关方,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截至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37.1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7.1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1.6万亩。2016年以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且逐年增加。

  二是坚持“优产”稳粮,深耕技术推广。推广应用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加强晚稻生产技术指导,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实施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助力优粮优产。通过“海宁三农”微信公众号发布技术指南,农技人员开通电话热线接待农户咨询,集中培训、下乡指导、网络直播传授农技服务,帮助农户做好粮食作物田间管理。其中晚稻绿色主导品种推广面积每年保持在16.4万亩,占全部水稻面积的95%以上,为提供优质粮源奠定基础。2021年单季常规晚粳稻最高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亩产分别达871.5公斤和827.1公斤,打破了浙江省农业之最纪录,分别比原纪录提高了93.2公斤和77.1公斤。

  三是坚持“优效”稳粮,赋能产业升级。探索推广“粮经轮作”“稻渔综合种养”等技术,提升种粮综合效益。在不播种冬小麦的稻田实行不开沟,进行3-6月短期套养或者在其他稻田周边开沟,进行长期套养小龙虾的“稻虾种养”模式下,实行了晚稻基本不减产,每亩增收超过2000元,且肥药施用量降低50%以上的成效。通过应用穴盘基质育秧、机插侧深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栽培技术,节本增效,实现“藏粮于技”。2021年,农业飞防队探索试验无人机晚稻播种,面积达1.8万亩,飞播作业效率达40亩/小时,是常规机喷播种效率的6倍。

  四是坚持“优制”稳粮,集聚品牌效应。鼓励和引导粮食经营主体建立以订单、合同、股份等为纽带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优质稻米产销一体化经营,推动“卖稻谷”向“卖品牌稻米”转变,促进稻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培育“誉安”“奥力”等多个生态稻渔米品牌,其中“誉安”稻米获“2019浙江好稻米”优质奖、2021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粳稻组金奖。海宁市金新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增粮食加工设备,开展稻米加工,实现一二三产融合,进一步提升稻米产业附加值。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