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安徽东至:小田变大田,增效又增收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化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安徽东至:小田变大田,增效又增收
发布日期:2021-08-04 10:27:52  浏览次数:4

  春节刚过,清晨的薄雾笼罩在东至县昭潭镇营桥村的山峦和田野上,58岁的陈农其带着8位村民正在油菜地里施肥。他们是本村村民,也是营桥村农业合作社社员。

  “这块油菜田有7亩多,一年多前还分属7户村民,单块面积小,是典型的‘巴掌田’‘皮带田’。 ”营桥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查孟良告诉记者,作为典型的皖南山区乡镇,地块小而多,田间作业困难,投入成本大,导致土地流转率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从去年开始,昭潭镇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前提下,将全镇符合条件的田地改小田为大田,构建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新格局。

  所谓小田变大田,就是将各家各户小而散的田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连片土地,进而形成规模效应,便于对外流转和承包。

  “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把田埂推平,改小田为大田,达到5亩、10亩、20亩或50亩为一大块。 ”昭潭镇副镇长谭德宝介绍,“变小田为大田,可以发展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加快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经营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营桥村营房组村民刘祖应清楚地记得,去年5月,该镇实施“小田变大田”破埂行动。他站在自家田地前,看着旋耕机飞快地将田地中的田埂打平,自己家和乡亲们的田块渐渐地融为一体,变成了大田。 “我们从村民手中将土地流转过来,流转费保底价每亩300元,再统一对外发包,将承包经营所得的利润进行二次分红,40%返还给农户。 ”查孟良说。

  “‘巴掌田’‘皮带田’,限制了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和社会资本的注入。水稻每年需要施药、除草3次,每亩人工费用120元,在高温时期,又极易发生中暑情况。田地连片后,可采用无人机作业,每亩成本只需要21元。 ”昭潭镇农技站站长黄国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整了小田块间的田埂、沟渠,使得土地面积增加,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亩均可节约成本60元钱。

  “现在我家田地流转费和分得的利润,加起来有三四千元,还不用我自己种。我在合作社里干活,还是与庄稼打交道,但现在叫上班了。 ”刘祖应说。

  小田变大田,也提升了种植大户收益。种植大户程国焰去年承包了营桥村620亩田地种植水稻,采用机械化操作后,每亩可节约160元成本,由此增效近10万元。平整后的田埂变成可耕种土地,又可增收5000元。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