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吉林大安:农业科技助推盐碱滩变高产田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球农业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吉林大安:农业科技助推盐碱滩变高产田
发布日期:2021-08-04 02:38:40  浏览次数:16

  在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龙沼村,一边是白花花的盐碱地,一边是金黄色的稻田,农户李国笑逐颜开。经过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的测产,今年他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最高亩产659.7公斤,比其他盐碱地田高50%,相当于成熟水田的产量。

  近年来,吉林西部通过土地整理和农业科技推广,使昔日盐碱滩成为藏粮的宝地。李国介绍,今年3月,他承包了143公顷盐碱地种植水稻,其中有36公顷使用了新型土壤调理剂,长出的水稻比其他水稻植株高出一截,产量也更高。“这种调理剂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平衡土壤酸碱度。”李国说。

  据大安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李金有介绍,测产的地块是大安市自然资源局2021年组织实施的大安市龙沼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当年改良获得成功,但在第二年发包后,种植户没有按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出现了返碱现象,造成一些地块减产甚至绝收。

  盐碱地实现高产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应用。2021年初,全国劳动模范宋福如带领的科研团队提出,利用有机硅调理剂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我们提供了返碱较严重的三个田块,pH值平均在9以上,面积约500亩。”李金有说,试验田实现了平均亩产650多公斤,pH值已经降至7.5左右。

  大安市目前有13万多公顷未利用地,其中绝大多数为盐碱地。近年来,大安市实施了国家重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投资18亿元,新增耕地70.27万亩。通过土地整治,开发水稻种植面积1.4万公顷,年产水稻5000万公斤以上。

  除了在工程项目上治理盐碱地,大安市还积极引进科研团队。近年来,引进了10余家拥有土壤改良技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成功研发了以药治碱、以肥调碱等多项专利和实用技术,促进了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

  现场参与测产的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表示,通过持续长期治理和改造,我国黄淮海、东北等地区的中、低盐碱度盐碱地被大面积改造为良田,有些已达到吨粮田水平。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