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山东省首创“双深双晚”玉米种植技术 盐碱地玉米实现亩产695.74公斤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农村政策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山东省首创“双深双晚”玉米种植技术 盐碱地玉米实现亩产695.74公斤
发布日期:2021-08-04 02:37:51  浏览次数:18

  695.74公斤!历经5个多小时的实打、测量、称重、测水分、数据计算……10月14日下午1点多,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公布了无棣县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实打测产数据。“试验田3个样点平均产量695.74公斤,对照标准田是454.14公斤。”高瑞杰表示,平均每亩增产241.6公斤。实打数据的公布,让向盐碱地要高产,在无棣全县探索出一条玉米适合盐碱地生长的路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0月14日,秋风渐凉,无棣县小泊头镇2000亩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已经是果穗饱满,叶子泛黄。从今年6月25日种子下地,7月2日下雨出苗,这些玉米已经生长111天,到了收获的时节。 

  作为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项目,无棣县农业农村局特别邀请了省里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进行收获前的实打测产。为保证数据的严谨性科学性,测产专家从2000亩的攻关试验田中选取3个样点实打,同时打一个标准田样点,进行数据比较分析。 

  第一个试验田样点选在了硕丰家庭农场,农场主李希银流转过来的600多亩盐碱地,今年在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小组专家的指导下,全部成了试验田,进行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早晨8点时,秋雨已停,随着玉米收割机轰鸣声中下地作业,实打工作正式开始。测产人员随后进地进行面积测量、样本采集、数据记录等工作。 

  下午1点多,严格实打测产历经5个小时,高瑞杰公布了无棣县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实打测产数据,“695.74公斤”。种植户们都说盐碱地上打出这么高产量,还是头一次。 

  为何实现了高产,高瑞杰总结道:在关键技术上,一是采取了抗盐碱品种,二是改良了盐碱地的肥料,同时还采取了“双深双晚”种植技术。 

  “双深双晚这项技术,在我省盐碱地上创了高产,这是首次提出来的一项技术措施。”对于这项创新技术,高瑞杰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详细说明道,“双深”一个是深耕,再一个是深施肥,而且采取了多层施肥的措施,这是一项新的创新技术。 

  “双晚”则是“玉米晚收、小麦晚播”的技术。“双晚这项技术在其他正常田上,也得到了应用,但是把双深双晚结合起来,在盐碱地上进行试验,确实增产效果比较明显。”高瑞杰表示,增产结果充分证明了这项技术在盐碱地上是可行的。 

  “双晚”技术中,玉米晚收,每晚一天,理论上都有增加相应的产量,但是相应带来的小麦晚种,会不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影响呢?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小组成员,无棣县小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刘国利表示这不用担心。一是小麦晚种已经在很多地方有了经验,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弥补冬前发育不足的缺陷,而且适当晚播还可以防止出现冬前旺苗。 

  这么高的试验田产量,这种种植技术模式何时能够广泛推广开来?看着笔者比专家都心急,刘国利耐心解释道:这个成绩是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措施的结果,而且今年的天气也非常有利于玉米的生长。这个成绩仍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对各项技术进行优化,使技术更稳定,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融合,更容易推广。其实这个2000亩的示范田,就是一种展示田,向大家推广。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