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农村美,绿水青山寄乡愁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新农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农村美,绿水青山寄乡愁
发布日期:2021-08-03 03:32:42  浏览次数:7

  房前屋后皆绿景,一抹乡愁绕村宅。仲夏时节,“打卡”江淮乡村,总能看到如诗如画的场景。

  农村人居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指数高不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用水、危房改造、电网和信息化等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通了柏油路、亮了路灯、摆了垃圾桶、新建了厕所。”说起村里的改变,芜湖市湾沚区花桥村村民孔春香就停不下来。孔阿姨今年70多岁了,她清楚地记得2013年村里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下雨天再也不用穿着厚重的胶靴出门。变化还不止于此,2021年水泥路又变身柏油路,“孩子们开车直接能到家门口”。同时改变的还有乡村的夜晚,220多盏路灯在夜晚来临之时,点亮了曾经漆黑一片的江边小村。“2021年,安徽家的旱厕也淘汰了,在政府的帮助下,改建了卫生厕所,夏天一点臭味都闻不到,干净方便得很。”孔春香笑着说,“村里这些年变化太大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是很多人心驰神往的回忆,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省加大改厕力度,累计完成自然村改厕250.1万户;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加快污水管网建设,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已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8290个,认定省级示范村1600个、重点示范村540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公路到门口,日子甜心头。眼下,全省所有乡镇全部实现公路通畅,农村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村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特别是广大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1年底,全省31个脱贫县公路总里程达11.6万公里,较2012年底增加4.3万公里,路网通达深度、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出行方便了,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着力补齐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短板,超过130万户农村危房完成改造,贫困人口告别了原来破旧的泥草房、土坯房等危房,住上了安全住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超200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用上了放心安全的自来水。同时,率先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和4G网络覆盖,“楼上楼下,电脑电话”也正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标配。

  为了让农村携手城市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安徽省还持续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全覆盖;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让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不再有差别;送戏下乡、送影下乡等文娱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淮北到江南,千千万万个古老的乡村焕发生机。而变化还在继续:今年安徽省将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等三大领域,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设施,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附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