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专家支招大豆“症青”防治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化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专家支招大豆“症青”防治
发布日期:2019-08-15 15:35:00  浏览次数:8

樊志明

近日,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症青防控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上,来自大豆生产一线的近百名技术人员和种田大户认真听取了专家讲解。他们纷纷表示,大豆体系专家送来了及时雨,解决了几年来一直困惑的大问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试验站站长于伟说,这次培训选在大豆“症青”即将发生的关键时期,就是为了使农户现学现用。

“症青”是指大豆正常成熟时节部分植株仍然叶绿枝青,大豆开花结荚但籽粒空瘪或腐烂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黄淮海个别地区夏大豆生产上就有零星的“症青”现象出现,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近年来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发生面积不断扩大,造成大豆严重减产,个别地块甚至绝收。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大豆重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因此,“症青”防控工作关系到黄淮海地区乃至全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经过研究,明确点蜂缘蝽为害荚果和种子导致源库关系失衡是造成“症青”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点蜂缘蝽的化学防控方案。专家建议,从大豆开花期开始喷施吡虫啉、氰戊菊酯、氯虫·噻虫嗪等杀虫剂,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控点蜂缘蝽为害和“症青”发生。大豆体系病虫草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史树森指出,点蜂缘蝽飞行速度快、移动能力强、寄主多,防控工作需要贯彻“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机制,多部门、多地区协同实施大面积统防统治。大豆体系黄淮海栽培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存祥介绍,2018年山东省禹城市应用体系研发的防治技术,对集中连片的5万亩齐黄34进行了一次航化飞防,没有发现“症青”田块,大豆平均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防治效果显著。

据了解,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在找到“症青”发生原因、研发点蜂缘蝽防控方法的基础上,正在组织专家对点蜂缘蝽发生规律、传播途径、为害机理等开展全方位、多学科合作研究,以期建立点蜂缘蝽预警及测报机制,优化、完善绿色防治方案,培育抗虫品种,减轻“症青”对大豆生产的威胁。“打赢大豆‘症青’攻坚战,我们有信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如是说。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