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广西农村夏季农忙时的村民家景
因为天气炎热,一季收割的庄稼几乎都快速“回笼”了。
水稻、花生、玉米、黄豆……连吉杆一起挂在了自家的门墙上,待入秋不忙的时候一颗颗摘下来清洗干净,第二季的收割就来了。在广西农村,多数年轻人都跑去省会城市以及广东广州、深圳、珠海等地上班了;只留得老人和小孩在家,农忙的时候往往是老人“拖家带口”干活,暴雨酷暑不论。
广西农村第二季水稻
在广西农村,因为亚热带气候,水稻普遍可以种植两季,有些地方还可以下稻三季。第一季因气候炎热,水稻长得快,质感不如第二季的温和;不过,为了提高自己的“琐碎收入”(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村民往往不会让田地空闲着。除了种植水稻,村民还会在田地里种植第二季的花生、玉米或其他经济作物,等入秋后收割。
第二季水稻开始之后,鸭子就得圈养起来,以免破坏秧苗
喷了防瘟后的第二季花生种子
广西农村,处处是风景
花生撒在人工犁耕好的土里,施肥、蓬松填土即可
“别小看这些琐碎的细活,我们农村就靠它,每天忙碌积攒才有秋后大丰收。”
村民小花已经不再是年轻漂亮的“小花”了,而是年近六旬的农村妇女,每天背着外甥女在田地里干活。她的大儿子整天不着家、婚姻不幸,一年四季在外面游走,到头来还得靠她和老伴救济过活;她的大女儿嫁出去了,但与大儿子一样也离异了,孩子也只好靠老人抚养,所幸大女儿孝顺、工作也过得去,多少能支撑一点家境。小花现在把希望都寄托在小女儿身上,“三个孩子两个婚姻不幸,最后一个总会幸福的吧?”别看农村人坚强、彪悍的外表,其实说起话来,与外表是极其不称的;不少真正接触农村的听者,多半能体会到她们的酸甜苦辣,简单、脆弱、无奈……
第二季的玉米,已经吐出嫩嫩的绿叶了
乡村其他经济作物
近两年,广西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柑橘、芒果、百香果、龙眼荔枝……还有桉树(值得“深思”的经济作物),许多经济作物铺天盖地而来;给农民快速提收的同时,也营造了许多美丽惊艳的乡村画面。有些地方还兴起了不错的乡村旅游项目,增收致富让许多村庄多了许多水泥新房,村里的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了。这些新现象带着喜感,每一个路过观光的人都会为之兴奋、激动、踏实……当然,在广西,每一个老的村庄,似乎都藏着一份挣扎,靠近它走进去,都能感受到它迷人的外表和不尽的挣扎。
每一个乡村,都有好的故事,故事背后都有一本家经,而且夜里不时会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