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乐县张家镇的榕津村,是一个已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始建于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因位于漓江的两条支流榕津河及沙江河的交汇之处,古时曾是一个热闹的内河小港,乘船向南、向东可抵梧州、广州,向北可达桂林。
榕津古镇或许因为“古榕成群相拥,塘泽星罗棋布”而得名。这里的千年古榕群虬枝凌空,绿叶浓阴,拱如明月,根似盘云。
让人眼界大开的是,位于榕津老街的西北口,两棵古榕并排长着。大者根围8.5米,树高近20米,树冠覆盖面积约1900平方米。其枝叶繁茂,蔽日遮天,似一座规模宏大的绿宫。
其气根凌空扎地,自然延伸成四个较整齐、大小几乎相同的高约5米的天然拱门,宛若长虹横贯。又似月老牵线搭桥,所以人称“月老古榕”。
榕津古榕以全国最奇特的古榕群而入选中共中央党史政策研究室编撰的《共和国之最》一书,被称为“华夏第一榕”。
据说这里的千年古榕原来共有10棵,如今只剩下8棵。除了北街口的连理古榕外,东街渡头也有2棵奇特古榕,其中一株分两枝,一枝落地生根,另一枝凌驾于墙上,根蔓如网,倚墙而长,不知是先有墙还是先有榕。
另一株有三枝垂于江面,形成“长松倒卧水中龙”景观。
历经千年的古榕,目睹过多少岁月沧桑。比如,在它不远处的朱红色古戏台,曾经有过怎样的喧哗热闹。戏台虽已破败,但还留着精致的石刻、镂空的飞檐和栩栩如生的雕花。
榕津古街以清末民国初年的桂北民居为主,青砖素瓦、木楼飞檐。
古街内有粤东会馆、桂剧院、三神宫、紫竹仙宫、青石砖拱门以及名人商贾的故居。
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建筑,是供奉着妈祖的粤东会馆。它由住在榕津及附近的广东籍人士兴建。
内设雨亭、画廊、天井、天后宫等,各建筑物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天后宫四角四檐起飞翘起,檐下四角为雕花吊檐挡板,屋顶有双龙戏珠和丹凤朝阳图案。
行走在榕津,常有一种历史倒流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