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这里到处都是高山峡谷,湍急的江流。在冰川雪线之下,星落其布地点缀着美丽的藏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里有着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当现代文明将足迹踏入得太深,延及到更远的时候,却忽略了那曾让我们怀念的风土人情,忽略了那些民族化的特色。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怀念那些纯朴浪漫的风情,那藏寨角那伸出的雪白梨花,艳红桃花,依然是整块整块的青绿麦子,以及生活在这里的纯朴人们……
在丹巴,大金河、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汇聚成大渡河,而白菩萨山、拥波山、万年雪梁子、哥妈山和墨尔多山五座山从河谷谷底拔地而起,山峰直插云霄,集雄、奇、险、秀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5河5山”。
主要自然景区有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墨尔多神山、牦牛沟、党岭和莫斯卡自然保护区,而人文景区有甲居、聂呷藏寨、中路及梭坡藏寨碉群,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位居“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如果你只知道美人谷,那就太可惜了。
丹巴藏寨以中路、甲居、聂呷等最为突出。远远看去,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藏在密林深处,构成一幅绝纱的山水画卷。藏寨处处显出一片世外桃源的境界。具有名族特色的建筑群,依次排列在山坡之上,错落有致,精致的就像一座座宫殿点缀在群山绿树之中,显得格外靓丽。
深山里的“百户人家”——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距丹巴县城8公里,是丹巴最有特色的景区。甲居在藏语里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延,一直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起伏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数遍洒落在绿树和梨花丛中。
甲居藏寨象群星撒落般座落在依山倾斜,起伏向上的缓坡上。或星落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
走进藏式民居,每一栋小楼都用红色木板钉的墙壁,楼层之间的晒台和屋顶都敷有厚厚的保温层,所有小楼的屋顶都有一个楼梯间,楼梯间上有四个白色的柱子,这就是甲居藏寨独特的藏式民居。
在田园中怀古——中路古碉
丹巴的古碉楼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称“邛笼”。到隋唐时代,这种碉楼在四川西部和整个藏东地区盛行起来。丹巴的碉楼也源自羌碉,但其宏大的规模,非凡的气势,千姿百态,已远非羌碉所能比拟。
中路乡被誉为中国独有,世上罕见的美丽村落,山腰层林尽染、山下梯田葱绿,炊烟袅袅,喜鹊唱枝,藏居被红叶怀抱。凡是到过中路乡的人无不为她的嘉绒文化、朴实民风、自然和谐所感动,无不为这里的藏居、古调、景观而惊叹叫绝。中路与甲居的不同之处在于碉楼多。碉楼按功能大体可划分三类,寨碉,哨碉和家碉。
中路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向往的好地方”。的确也是如此,这里有宁静如诗般的田园,在墨尔多神山下,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开着姹紫嫣红的鲜花,而嘉绒藏族的民居碉楼——黄、黑、白相 间的碉楼寨房隐隐约约分布其间,恍忽间竟有一种踏入仙境的感觉。
被遗忘的世外桃源——聂呷藏寨
说起丹巴,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甲居,美人谷,抑或是中路。而聂呷是丹巴不太为人所知的一个地方。但却是一个去过的人认为比甲居更美,更世外桃源的地方。在丹巴的旺季,但这里却几乎没有游客,大多数都是在甲居。谁能想到这里柳暗花明又一村呢!从甲居再往上行,行车20分钟,就能见到娇俏的聂呷,聂呷的特色就是美景犹如夏娃吃落的苹果核,随意散落在草地四周,慢慢晃悠就会在不经意中拾起。
聂呷藏寨一年四季都可以前往参观,但其中最有味道的季节当属阳春三月,金川两岸千万朵梨花盛开的时节。在农历的二月份,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种的梨树、桃树都会竞相开放,田地里是还没有收割的冬小麦,在一边嫩绿的底色之下,藏寨就掩映在灿烂的梨花林中,偶尔一枝娇粉欲滴的桃花在初春的薄雾中喷薄而出,更添了份如梦境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