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做足“绣功” 难事不难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做足“绣功” 难事不难
发布日期:2018-04-01 11:34:00  浏览次数:4

  顾仲阳

  政策补贴差距太大容易引发不和谐,做好解决农民住房问题这项“最难”工作,需要下绣花功夫,既要改革创新,又要做实做细

  近日去某山区贫困县采访,问起当地干部当前最难的工作,最多的回答是解决好农民的住房问题。这项工作投入力度大,群众受益多,怎么会成了“最难”?带着疑惑,笔者深入采访后发现,解决农民住房问题难就难在“不患贫而患不均”,平衡不好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很容易引发不和谐。

  当地山区群众很多散居在山里的小平坝上,公路一般只能修到村部所在地,很多村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很多村民生产生活很不方便,很想搬迁。如果村组面临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有专门的项目实施整体搬迁,就会皆大欢喜。如果村组够不上这类整体搬迁的条件,按照现有的项目,各类群体之间的待遇不平衡就会随之而来。当地住房不安全的贫困户能享受的政策待遇最高,人均能享受2.5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补贴,基本上自己不掏大钱就能住上新房。易地扶贫同步搬迁户待遇次之,但受项目资金所限等原因,这部分农户的数量地方一般会从严控制。接下来是危房改造的农户,当地最严重的D级危房人均补贴8000元。待遇最差的自然是住房还比较好的农户。

  从项目设计来说,每个项目都是针对符合条件的特殊群体。实际工作中,不同农户之间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果差距过大,就容易不和谐。而地方干部最担心的是,贫困退出要评估调查群众认可度,其中要抽取1/3的非贫困户样本,这部分群众很容易不认可当地的扶贫工作……

  难题咋解?笔者在一些解决得比较好的地方调研发现,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整合资金,创新政策。散居农户都配套基本公共服务不现实、不经济,也不科学,通过搬迁实现适度集中居住是大方向。加快这个进程,除了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还可以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类涉农项目资金,用好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资金,扩大农户受益面,提高受益程度。除了整合资金,还可以进行政策创新。比如,一些贫困县也面临房地产去库存,通过提供优惠房票等方式,让想搬迁农户更顺畅地买房进城,政府牵手市场,一举多得。

  衔接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是短期内必须解决好的硬任务。乡村振兴是长期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长短衔接,做好规划,逐步推进,就能缓解矛盾。比如,某个村组需要整体搬迁,但一下子实现不了,可以让贫困户先搬,实现住房安全,住房安全没问题的非贫困户稍后搬,这样梯度推进,最终实现整体搬迁。关键是要有明确的规划并且严格按规划实施,让大家都有稳定的心理预期。

  做好非贫困户工作。绝大多数贫困县,财力很难支撑普惠性的“想搬就搬”,更难做到让一般农户也享受贫困户待遇。这就特别需要做好非贫困户的工作。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引导、鼓励非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政策等,适度提高非贫困户的受惠程度,缩小与贫困户的待遇差距。不少地方的实践证明,这样双管齐下,就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不和谐。

  总之,解决好农民的住房问题,需要下足“绣花功夫”,既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又要一砖一瓦做实做细。为了群众的笑脸,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