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让假货真正退出农村市场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让假货真正退出农村市场
发布日期:2018-03-28 10:13:00  浏览次数:11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假货,落到消费者头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 

  不含任何核桃成分,味道全靠香精勾兑,一罐“添加剂料汁”兑出8000瓶饮料……近日,一款山寨核桃饮料的生产过程被媒体曝光,引发社会热议。这类劣质产品刻意仿冒名牌,名称相近、包装相似、以假乱真,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常见。

  现实中,不排除有人贪图便宜、知假买假,但更多人还是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电影《大腕》里曾有这样一组对话。男主角问:“既然您这是假冒伪劣产品,为什么要和大品牌一样花这么多钱打广告?”广告主笑答:“广告做大了,假的也能成真!”试想,当一条街上几乎所有商店都在卖同一种山寨产品,消费者的判断怎能不受影响?

  只要不被曝光,产品“吃不死人”,生产、批发、销售等环节都有利可图,制假售假者显然没有禁绝假货、自断财路的内生动力。从“六个垓桃”饮料、“康帅博”方便面、“粤利粤”饼干等食品,到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藏身于农村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令人防不胜防。数据显示,去年工商部门受理的农村相关消费投诉量达7.35万件,同比增长66.4%,其中有关假冒、劣质、有异味等产品质量的投诉占比超过20%。整治农村假货的呼吁时常见诸报端,有关部门集中治理多次,但“李鬼”产品仍在横行、难以铲除。如何在农村地区根治假冒伪劣产品,值得深思。

  与城市市场不同,由于品牌认知程度低、维权意识相对淡薄,农村市场难以实现有效的自我净化。比如,有不少消费者就觉得“维权费时又费事”。因此,在农村地区,更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下沉监管力量,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所呼吁的,“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努力让假货成为“全民公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决不允许假冒伪劣滋生蔓延”的宣告掷地有声;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利于消除市场监管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弊端。凡此种种,都将为农村“打假”的常态化、制度化提供重要支撑。因地制宜,有效完善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监督网络,依法严惩违规违法行为,就能不断压缩农村制假、售假的空间。

  真货不主动去占领市场,假货就浑水摸鱼。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在一些农村,无人机、平衡车等销量可观,一线服饰、化妆品牌成了抢手货。如果还是习惯性地把农村市场跟“低质”“廉价”划等号,显然是陈旧思维,必将错失市场机遇。今天,在监管趋严、信息畅通、网购普及的背景下,制假、售假的生意早晚会走到尽头。与其困守眼前非法之利,不如筹谋长远,想方设法在满足农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上做文章。不掺水分、贴合人心的好产品,才能真正行销城乡、赢得口碑。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假货,落到消费者头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强化源头治理、取缔制假售假,下大气力提高产品质量,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地区的假货治理难题终将得到解决。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