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乡村宜居要注重三个“结合”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乡村宜居要注重三个“结合”
发布日期:2018-03-27 10:02:00  浏览次数:17

  编者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如何真正让农村的绿水青山给农民带来金山银山,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为此,本报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民盟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昌海作出相关解读。欢迎广大读者关注并参与讨论。

  建设美丽富饶的乡村,是城乡居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美丽中国”写进报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表明我们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外在美,如村子路面整洁、生活垃圾处理及时、庭院里有鸡有鸭有鲜花,还要有内在美,比如要把古村落修复好,把传统文化保护好,要留住乡愁。实现生态宜居,必须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尊重自然规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笔者认为,生态宜居建设要做到三个“结合”。

  首先,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供给保障能力长足进步,但这是建立在高投入、拼资源、拼消耗基础上的,土壤污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江河湖海等生态修复工作也亟待加强。当然,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同步的,必须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注重生态保护的指标,又注重经济发展的指标,让乡村自然资源变成自然资本,让生态变成发展经济的动力。

  其次,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相结合。生态宜居离不开城乡融合发展,在增强乡村内生动力的基础上,也要增强城市的外在动力。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应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让城市服务助力生态宜居的乡村。比如,在城市道路规划、污水处理管道规划以及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与乡村整体规划有机衔接。县域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宏观指导,注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构建特色乡村,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乡村就要重点规划服务业的发展,适合特色种植养殖业的乡村就无须硬要冲刺服务业。

  最后,古村落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古村落具有悠久历史,特别是古村落的水系、街巷道及建筑等,至今仍被乡村居民利用。过去由于各种原因,对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没有放在重要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按不同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对传统古村落要予以重点关注保护和开发。在传承方面,应注重保护村庄完整的传统风貌格局、自然景观以及风俗人情等;创新方面,应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等对古村落“以旧复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古村落的传承与创新既要合理安排生态产业项目,又要有效保护好古村落文化与自然遗产,实现古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顶层设计指导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及政策,重在落地见成效,从而让新时代的乡村不仅美起来,更要宜居起来。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