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莫把“乡怨”当乡愁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莫把“乡怨”当乡愁
发布日期:2018-02-19 10:48:00  浏览次数:17

  新华社济南2月19日电题:莫把“乡怨”当乡愁

  新华社记者陈灏、席敏

  每逢佳节,乡愁愈浓。倦鸟归巢,一些农村老家骤然热闹喧嚣。然而与团圆喜庆氛围格格不入的是,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带着消极、愁怨的“返乡日记”“农村观察”被炮制出来。看似抒发乡愁,实则戴着有色眼镜将农村消费得“体无完肤”。这不是乡愁,而是扭曲了的“乡怨”。

  从“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到“东北农村妇女组团出轨”,再到“城里媳妇回农村不能上桌”,这些吸引眼球的文章尽管已被证伪,但造成的负面影响短时难以消除。农村形象被抹黑、曲解,无辜乡亲被中伤,情感创伤更难以抚平。

  当下,一些人依恋城市里的现代繁华,一厢情愿地将农村想象成桃花源般的盆景,希望它停留在过去的耕作方式和田园风情,再回到现实,总不免是带着挑剔和责难;一些人带着居高临下的心态将个别农村现象当成笑话来看待,把极端案例当成农村落后、沉沦的证明,甚至不惜凭空捏造、大肆炒作博取眼球,以此抹杀农村发展。

  这种扭曲的“乡怨”是一种不健康的乡愁。对家乡质朴、本真、纯粹的眷恋和思念才是乡愁的本质。它是山间一草一木,是院落里落满灰尘的石碾,是老屋边潺潺的溪流……它更是对家乡发展的期许和希冀,是对村庄建设和乡亲生活改善的欢呼与喜悦。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面貌已是日新月异,不良风俗正在渐渐消除。我们不否认一些地区仍然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但是,一味地吐槽无济于事,农村发展更需要真知灼见与踏实肯干。

  又是一个春节,希望返乡的每个人都不被一叶障目,能“不吹不黑”,客观全面地带回农村真实面貌;更希望有识之士能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让乡愁成为建设家乡的不竭动力。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