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精神扶贫”需要“扶贫精神”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精神扶贫”需要“扶贫精神”
发布日期:2018-01-24 10:47:00  浏览次数:8

  李英锋

  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部分地区贫困户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存在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安于现状、甘于贫困、等靠要懒、缺乏信心、不敢尝试、不思发展等表现属于精神贫困,如果说经济贫困是“硬贫困”,那么精神贫困就是“软贫困”,而“软贫困”是“硬贫困”的重要内因之一。“软贫困”是扶贫的绊脚石,比“硬贫困”更可怕,要帮贫困人口脱离“硬贫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必须首先让他们脱离“软贫困”。

  “软贫困”是比“硬贫困”更难啃的硬骨头,破解“软贫困”难题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软贫困”考验着扶贫干部的扶贫耐心、扶贫智慧、扶贫技巧和扶贫能力。“精神扶贫”需要攻坚克难的“扶贫精神”,需要科学精准的理念,需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症下药。扶贫干部在“精神扶贫”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一听群众说“不愿外出打工”“不愿种地”“不愿养羊养牛”“不愿脱贫摘帽”,就无言以对,无计可施。不能一看到群众精神头不足,自己也泄了气;不能一看到群众犹豫退缩了,自己也犹豫退缩;不能一看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自己就败下阵来。

  贫困情况千差万别,精神贫困的根源也有很多,比如文化水平不高、能力素质偏低、精神意志薄弱、区域文化或风俗习惯的影响、生活惯性的束缚、抗风险能力欠缺,等等。对这些问题每一个扶贫干部都应该有心理准备,也都应该俯下身子,拿出泥腿子的劲头,拿出必胜的决心,下真功夫,千方百计地破除精神贫困的障碍,解决问题。

  对于贫困户,扶贫干部应该多做细心的宣传引导,讲清讲透扶贫政策的利好,一次讲不清就多讲几次,在村里的大喇叭中讲不清,就到炕头或地头去讲,用文件讲不清就用脱贫的例子讲。应该多进行手把手帮扶,多在细节上进行指导,尤其是要用好政策保障措施,通过能人带动、邻居示范,鼓舞贫困户的信心,打消他们的顾虑。

  扶贫责任人只有让自己的扶贫精神、扶贫意志力和扶贫能力不贫困,才能取得精神扶贫的成功,才能在扶贫攻坚战中赢得主动。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