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苗族风情浓郁,服饰、建筑奇特闻名遐迩。新桥原名王家寨,是雷山县大塘乡的驻地,全村170多户,900余人,除几户汉族外,均系超短裙苗族。
这里是位于凯里的短裙苗第一村,为什么会叫短裙苗,在这里有两种说法。
说古代的这里的苗族不但身穿短裙,而里面还不着内裤,短裙只为遮羞,稍有不慎就会春光外泄...
还有传说,这种穿法就是为了激励男人劳作,在田间农忙时,女人在田里站在前面,男人在后面弯腰劳作,女人的私密春光就会若隐若现了,女人前面走,男人一路紧追,活很快干完了...
尽管传说很多,我们还是亲自走进这里看看。
苗族是一个跨国民族,在长期的迁徙和颠沛流离过程中,形成众多的支系,无论是语言服饰还是生产生活习俗都有很大的差别。
恰好是苗年,所以整个村寨走进来,人并不是很多。
据《百苗图》第七十八幅图的文字表述:短裙苗,都匀八寨有之,男子穿短衣宽裤,妇人短衣无领袖,衣襟,前不护脚,后不遮腰,下身穿裙不穿裤,其裙长只五寸许,极厚而细褶,聊以蔽羞而以,常采紫草为生,酒醉常卧于山凹。隆冬浴于溪涧,且云:“可以助暖”。
几乎没有任何短裙姑娘的出现,这让人难免心生遗憾,不过就在准备回头的时候,突然在大门口出现了这位大叔。
大叔热情的招呼我们走进他家做客,尽管外面看起来一般,屋内的环境也一般,但是这种苗族人特有的热情,乐观还是让我们非常感动。
原本以为只有一个人,结果发现在他们家里有好几位,都是几个老哥们聚在一起边喝酒边吃东西的传统过年习俗。
他们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一起品尝他们的美食,一起聊天,当我们询问为何没有女子的时候,他们才说苗年,女孩子们都除外演出了。
这才让我们释然,原来这里的村村寨寨,如今过苗年不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村寨的事情,而是全苗族人的事情。
明白了以后,也就不再期待,看着类似于大杂烩的过年饭,虽然“容颜”不咋地,但是胃口却很棒,没有多打扰几位爷们的过年生活,我们便告别走了出来。
从短裙苗寨走出来,看着由山而建的村寨,体会着苗族同胞的热情,不由感叹,人与人之间如此坦然真诚何其珍贵,在万物有灵观念下,他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作为我们“外来人”,不仅只是探究好奇,这种精神何尝不是更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