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雪乡宰客”背后的拷问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雪乡宰客”背后的拷问
发布日期:2018-01-10 08:53:00  浏览次数:5

  刘振远

  日前,一篇题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良心建议)》的文章引发舆论热议。文章讲述的是作者一行人在黑龙江雪乡旅游时遭到不良商家欺骗和威胁的经历。事件发生后,据有关部门查实,文中提到的赵家大院确实存在欺诈行为,目前已对其进行罚款处理并责令限期整改。

  雪乡宰客事件,虽然刺痛了不少“驴友”和公众的神经,但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从青岛天价大虾到三亚宰客门,近些年,宰客问题在一些旅游地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一经曝光,往往引起不小的舆论漩涡,不仅增加了公众对旅游安全的不信任,也会因“一条鱼腥了一锅汤”抹黑当地旅游品牌,甚至对旅游产业造成致命打击。

  既然众知“一条鱼腥了一锅汤”的道理,“雪乡宰客”类的事件为什么还会屡次出现?

  从主观方面看,是一些不法商家只顾眼前经济利益,法律意识和市场规则意识淡薄,“不指望你是回头客,能多宰点多赚些”的思想在作祟。

  从客观方面看,政府监管不到位为以宰客为代表的旅游市场混乱问题提供了土壤。就此次雪乡事件而言,从媒体目前披露的情况看,该旅游区类似现象早在两年前网上就有曝光,也有受骗游客进行过举报。同类事件一而再地发生,当地有关部门难免责任落实不到位之嫌。

  仔细分析近些年的宰客事件,不难发现,多数事件引爆舆论场,源自自媒体的现场披露。这也表明,相关监管部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一些地方的旅游监管仍存在普遍缺失的情况。

  事实上,由于急于发展旅游经济,或者政府管理者出于政绩的考虑,一些地方还存在较强的地方保护主义,不愿意“过分”监管当地旅游市场,对一些不良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有的地方对于旅游市场监管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不出事就不下力气;当然,也有比较重视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但因对个体商家进行精准监管的难度和治理能力经验的不足,导致偶发性事件发生的。这些,都成为旅游市场管理混乱的原因。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只靠经营从业者的良心操守,更多还应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市场监督职能。

  转变不够重视、地方保护的观念,增强旅游业的治理能力,政府相关部门重任在肩。从源头上,应建立旅游景区经营者准入制度,强化对他们办理营业执照的资格审查,凡是不符合条件的商家不予准入。在日常中,应加强对经营者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检查,畅通游客维权、投诉渠道,认真调查游客反映的情况,严格市场监管。此外,还应健全经营诚信“黑名单”制度,对于游客反映较多的商家,一经查实,加入“黑名单”并依法依规处理。当然,再严格的制度安排也不可能保证万无一失,类似宰客事件一旦发生,应正确面对舆论风口,千万不能抱有鸵鸟心态,以重新树立游客对本地旅游的信心和信任,将地方旅游品牌蒙受的损失降到最低。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