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一直在不断探索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在生物防治技术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且在探索过程中,着重研究化学农药如何减量,如今已经已见端倪。现在北京的农业方面已经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北京农业发展来说是历史性的进步。

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逐年增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以来,北京市加快了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进度,重点探索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模式。今年,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数量达到16支,专职从业人员达300余人,拥有高效植保机械321台。
绿色防控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示范带动能力得到提高。在前几年工作基础上,2017年市农业局组织11个区县遴选出26家蔬菜生产基地与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区县植保站正式签约。至此,北京市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数量已达到88个,总面积超过3.1万亩。在示范基地内实现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率100%,绿色防控覆盖率100%,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80%以上。

图:北京绿色防控技术
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新突破。今年,北京市农业局在涉农郊区建立28家生态农业标准园,着重从节水、节肥、节地、节能、节劳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示范推广。目前,在28个基地已开展服务区域内,生物农药用量达到60%以上,生物农药用量达到60%以上,服务区内农药利用率达到55%以上。
蜜蜂熊蜂授粉和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应用成效显著。2015年以来,结合农业部蜜蜂授粉和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推广北京市强化农作物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与推广等,市农业局在昌平草莓和顺义番茄上开展蜜蜂熊蜂授粉和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2015年和2016年示范推进区面积达到2万余亩,2017年顺义春茬番茄已基本实现熊蜂授粉的全覆盖。蜜蜂熊蜂授粉成功替代人工激素授粉,节省授粉成本50%以上,果实品质明显提升,农民实现亩增产增收3000元以上。

图:熊蜂授粉
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其一,生物天敌生产线研发加快,生物天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针对北京设施农业4类主要害虫,研发形成了异色瓢虫、东亚小花蝽、烟盲蝽、捕食螨等5条生产天敌生产线,实现了设施农业中主要害虫生物天敌繁育品种的全覆盖。5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过100亿头,基本满足全市农业生产需求。其二,生物天敌应用与推广力度加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深入推进。全市适时开展生物天敌防控设施作物害虫示范工程,2015~2016年在全市10个区县,80家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了20950亩设施生物农药和生物天敌应用示范区,推广4种生物农药和2种天敌,示范区内实现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全覆盖。2017年,北京市设施蔬菜害虫天敌防控全覆盖项目,在全市10个区县、45家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了10000亩示范区,推广生物天敌防控害虫技术,在整个作物生长期害虫防控实现化学农药零使用。

北京市农业局粮经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以上措施的推广应用,2017年北京市农药减量目标总用量减少21吨,亩均农药用量减少4%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至50%;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至35%;农药利用率提高至42%,全市农业生产领域的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得到进一步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