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还田于民更要还利于民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还田于民更要还利于民
发布日期:2017-10-30 11:11:00  浏览次数:11

  张振中 杨娟

  田抛荒、梯变形,填田整地,水田成旱土……这样的情形曾经出现在“国字号”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景区内。梯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没有稻则没有田,没有田则没有景。要让退化的梯田重新焕发生机,既要还田于民,更要还利于民。

  “我们欣赏梯田的美,很少洞察梯田的伤。”有人如此评价梯田的美与伤。评论中认为,如今梯田过度的景区化迎合了一部分游客需要,这种对梯田的欣赏来自视觉愉悦,而非社会责任。对许多农民来说,梯田是美的,农事是美的,但这种美感的产生不是因为形状,而是生命对它的依赖。正因如此,农民视梯田为“命根子”,哪怕因耕田坏垄或水毁稻田,农民总是不辞辛劳将梯田恢复原貌。因此,以服务群众为己任的地方政府更应该视田如命、还田于民。

  要真正还田于民,首先要做到不与民争利。一些地方本末倒置,将现有的农田占用,取而代之建停车场、景区会所,将梯田的经营权控制在政府控股下的公司或一部分关系户手中,“梯田的主人”农民却少有获利。为避免类似现象,就要像新化县一样系统治理、铁腕行动,才让2422亩梯田重新回到了紫鹊界,回到农民手中。

  要真正还田于民,还要做到为民让利。梯田全靠人工种植,它的种植难度和劳动强度远超一般水田。因此,在事关农民增收、事关梯田美景保护的大计上,政府要主动为民让利。要像新化县一样重奖“护田卫士”、“种田能手”。政府让点眼前利,既可以为农民增收出份力,又可以为长远发展“谋大道”,何乐而不为呢。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