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封神榜》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土行孙。土行孙本领高强,以超强的遁地术称雄神界。
在河南三门峡市,有条奇特的村落,地面上看不到一个人,却能听到说话的声音,原来这里的人都生活在地下。
这不是现实版的“土行孙”吗?
这里的村民们不像神话传说中的土行孙身材矮小,却精通“遁地”之术,只要他们一进入村落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条村落叫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
从地面上看,村落一间房子也没有,从高处看却可以看到22个方形的土坑,不过依然看不到房子,村民到底哪里去了?
话要从头说起。
话说陕州地坑院22个“方坑”彼此之间相互串联,布局有如一个超大型的地下大棋盘。方坑与方坑相连的通道为地下通道,即使里面挤满了人,地面上什么也看不到。这种奇特的结构连外国人都啧啧称奇。
原来地坑院的各个坑相当于庭院的天井,天井四周的红土壁各凿了洞穴,这些洞穴便是村民们的住所和各种专用房。
因为村民们都躲到地下洞穴里,所以“进村不见人,但闻人声语”
陕州区所处的黄土高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土质较坚硬,这是地坑院形成的基础。
由于院落都在地下,避开了地面的热量,吸收了地下的凉气,即使在炎热的季节,村民们也能享受到空调般的凉爽。而在冬季,地坑院落避开了地面的寒气,吸收了地热,窑洞内平均温度保持在摄氏10度以上,和地面的温度形成鲜明对比。
陕州地坑院的建筑创意来自6000多年前,兴盛于4000多年前的炎黄时代。
地坑院的窑洞坚固、结实、耐用,挡风和隔音效果极好。除此之外,院落还能防震抗震,是建筑界的经典发明,也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陕州地坑院现开发成景区,不过大多数游客去到第4个院落便折返,其实其他院落的人文气息也很浓郁。
每个地坑院落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题,首4个院落在节假日有不同的文化表演项目。比如致敬传统的古式婚礼。
从高处俯瞰地坑院,特别壮观!
每个院落都有自己的主题,连结院落的地下通道风格和相连院落相同。
地坑院藏龙卧虎,这里有剪纸大师、字画大师等。
色彩斑斓是京剧脸谱的特点。地坑院的京剧小院四面墙壁挂满了不同风格的脸谱,游客在游览地坑院的同时可以顺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很赞!
河南陕州地坑院就如一个地下博物馆,充分展示当地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