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通讯录里的父母”怎样养老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通讯录里的父母”怎样养老
发布日期:2017-09-26 17:14:00  浏览次数:8

  王石川

  今天的中国人养老,已经从费孝通所说的“反馈模式”演变为“多元模式”,更加强调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机构做补充

  “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日前,一篇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人同此心,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空巢老人的无助与无力,也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怕给孩子们添麻烦。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可如今,在父母身边尽孝道,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费孝通先生曾经论及,与美国的“接力模式”相比,中国的养老可归为“反馈模式”,即亲代抚养子代、子代赡养亲代,这可概括为“养儿防老”。然而,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父母与子女天各一方已属常态。对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来说,侍奉父母确有难度,更遑论“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如何让“通讯录里的父母”安享晚年,成为全社会的一道考题。

  事实上,身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养老视野完全可以更开阔,将养老命题融入更多元的养老模式之中,比如可施行“借力养老”,即借他人之力、技术之力、制度之力来养老。比如,目前,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尽管子女不在身边,但老人居家生活,一遇难题可向社区、机构伸手。这一模式的背景,就是“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因此,今天的中国人养老,已经从费孝通所说的“反馈模式”演变为“多元模式”,更加强调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机构做补充。“新建小区必须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一些地方明文规定,未按要求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住宅小区,住房城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一定程度上,这是对制度要求的响应。此外,从“补砖头”“补床头”到“补人口”,一些地方改变补贴政策,更加追求补贴效果,对提供相同服务的经营性养老机构实行与公益性养老机构同样的补贴政策。针对失能老人渐多、老来多病现象,有些机构推出“医养结合”模式,也可圈可点。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医;从老有所养,到养有所安,养老模式更健全,老人晚年品质更有保障。

  眼下席卷全社会的智能化浪潮,也可以对接养老模式。有的地方推出虚拟养老院即是一例。虚拟养老院也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借助载体是智能化、信息化。具体操作是,通过互联网构建出一个庞大的虚拟社区,通过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立服务体系,整合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信息,使老人足不出户便享受到便捷、精准的服务。这种“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养老模式变革,既让老人舒心,又让子女安心。此外,还有的地方探索共享养老、众筹养老等等。每一种有意义的养老探索都可以尝试,每一种助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模式都值得点赞。

  “打造银丝下的春天”,这是全社会的责任。老年是人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我们期待,随着养老模式更多元、社会保障更有力,我们的未来一定更有可塑性,“银丝下的春天”将变成现实。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