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扶贫攻坚关键是提升内生动力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扶贫攻坚关键是提升内生动力
发布日期:2017-09-13 07:12:00  浏览次数:7

  林鄂平

  当前,我国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主攻方向是深度贫困。深度贫困之“深”,是自然方面生存条件恶劣、灾害多发、位置偏远;是社会方面发育滞后、文明程度低,重要的一点是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主要体现为脱贫意识缺失、信心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突出现象。

  一是“不怕穷”。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一些贫困村进行调查发现,一些贫困群众表达出几“怕”:对易地搬迁,怕难以适应新环境;对发展产业,怕学不会新技术;对外出务工,怕朝九晚五的约束。怕这怕那,就是不怕“穷”。

  二是“等靠要”。在部分地区,有的贫困户,国家帮助修建了大棚,还要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有的地方低保补助水平较高,低保户什么都不用干,躺着吃低保。与此同时,一些扶贫对象辛辛苦苦发展生产,一年收入还不见得达到这个水平。于是,出现了部分人争当低保户的怪现象。

  “不怕穷”“等靠要”的思想很可怕,它会导致资金浪费,影响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效果,对社会公平良序是一种伤害。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35万人,要如期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就要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难度可想而知。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既是当前脱贫攻坚战的薄弱环节,也是脱贫攻坚战最大的难点,攻坚克难先“攻心”。

  可以说,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穷依旧,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理念。扶贫干部自身认识要到位,要贴近贫困群众,走进他们内心,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让一个个贫困户脱离贫困,防止忽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做到不嫌弃、不放弃。要认识到,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

  (中国经济网供稿)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